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考信
kǎo xìn

【拼音】:kǎo xìn

【注音】:ㄎㄠˇㄒ一ㄣˋ

【结构】:考(半包围结构)信(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考信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谓查考其真实。语出《礼记.礼运》:'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
基础解释
谓查考其真实。
引证解释
⒈谓查考其真实。引语出《礼记·礼运》:“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二》:“天下地名,错乱乖谬,率难考信。”钱锺书《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秦始皇本纪》:“夫稗史小説、野语街谈,即未可凭以考信人事,亦每足据以覘人情而徵人心。”
网络解释
考信考信是谓查考其真实。语出《礼记.礼运》:'此六君子者�o未有不谨于礼者也�o以着其义�o以考其信。'
综合释义
谓查考其真实。语出《礼记·礼运》:“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二》:“天下地名,错乱乖谬,率难考信。”钱锺书《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秦始皇本纪》:“夫稗史小説、野语街谈,即未可凭以考信人事,亦每足据以覘人情而徵人心。”考信[kǎoxìn]谓查考其真实。《礼记.礼运》:'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
汉语大词典
谓查考其真实。语出《礼记·礼运》:“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二》:“天下地名,错乱乖谬,率难考信。”钱钟书《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秦始皇本纪》:“夫稗史小说、野语街谈,即未可凭以考信人事,亦每足据以觇人情而徵人心。”
考信造句
1.考生要提早在考试院网站自考信息发布台栏目中了解全年考试计划安排,并经常关注该网站发布的有关公告。
2.我们极端信任参考信息,对于那些开诚布公、毫不掩饰地和我们分享其观点的朋友、同事以及合伙人,我们都欠他们一个人情。
3.讨论了二极管阵列少子寿命与存储时间的关系,计算了相关输出与参考信号和读信号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器件是双线性的。
4.它包含有关识别和剪切位点,同裂酶、异功酶、商业可获得性、甲基化敏感性、晶体和序列数据的完全的参考信息。
5.她领导团队树立起中兴手机呼叫中心的品牌形象,为公司手机经营提供了大量极具价值的参考信息和建议。
6.假如你需要礼聘一名经纪人,我推荐你聘用那些你信任的,同时也处理过类似工作并且可以提供可靠参考信息的人。
7.锁定放大器和取样积分器都不能抑制与参考信号同频率的干扰。本文提出了一种能抑制这种干扰的方法。
8.比方说,概念性的信息常常与支持概念所需要的参考信息和任务信息混杂在一起。
9.对高温超导材料常态特性的研究与理解,将会对超导电性机理本身的研究提供关键参考信息。
10.有学生反映,在6月27日返校当天,学生的报考信息被公布在学校黑板上,中午时候,有人看见山东现代职业学院的招生人员将学生的报考信息撕走。
考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