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反侧
fǎn cè

【拼音】:fǎn cè

【注音】:ㄈㄢˇㄘㄜˋ

【结构】:反(半包围结构)侧(左右结构)

【简体】:反侧

【繁体】:反側

字义分解
反侧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翻来覆去。形容睡卧不安。2.反复无常。3.违背法度。反侧[fǎncè]⒈〈书〉(身体)翻来复去,形容睡卧不安。例辗转反侧。⒉不顺从;不安定。例反侧之民。⒊反复无常。例天命反侧。
引证解释
⒈翻来复去,转动身体。引《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展转反侧。”汉王粲《登楼赋》:“夜参半而不寐兮,悵盘桓以反侧。”唐杜甫《彭衙行》:“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王子》:“长史惊而寤,阴异之,叹息不能復寐,反侧达旦。”⒉反复无常。引《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楚辞·天问》:“天命反侧,反罚何佑?”朱熹集注:“反侧,言无常也。”⒊不安分,不顺服。引《荀子·王制》:“故姦言、姦説、姦事、姦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王先谦集解:“反侧之民,不安之民也。”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或收市重寳,逃入反侧之地,以资寇盗。”清王韬《淞滨琐话·金玉蟾》:“内消反侧,外絶覬覦,远近晏然。”孙中山《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邓本殷等负隅于南路,杨希闽、刘震寰等,更反侧于肘腋之下。”⒋惶恐不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引王敦护其兄,故於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於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宋王安石《上富相公书》:“三司判官,尤朝廷所选择,出则被使漕运,而金穀之事,某生平所不习,此所以蒙恩反侧而不敢冒也。”
网络解释
反侧反侧,汉语词汇。
释义
1、翻来复去,转动身体。2、反复无常。3、不安分,不顺服。4、惶恐不安。
综合释义
翻来覆去。形容睡卧不安。《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展转反侧。”汉王粲《登楼赋》:“夜参半而不寐兮,悵盘桓以反侧。”唐杜甫《彭衙行》:“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王子》:“长史惊而寤,阴异之,叹息不能復寐,反侧达旦。”反复无常。《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楚辞·天问》:“天命反侧,反罚何佑?”朱熹集注:“反侧,言无常也。”不安分,不顺服。《荀子·王制》:“故姦言、姦説、姦事、姦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王先谦集解:“反侧之民,不安之民也。”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或收市重寳,逃入反侧之地,以资寇盗。”清王韬《淞滨琐话·金玉蟾》:“内消反侧,外絶覬覦,远近晏然。”孙中山《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邓本殷等负隅于南路,杨希闽、刘震寰等,更反侧于肘腋之下。”惶恐不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於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於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宋王安石《上富相公书》:“三司判官,尤朝廷所选择,出则被使漕运,而金穀之事,某生平所不习,此所以蒙恩反侧而不敢冒也。”
网友释义
反侧,汉语词汇。拼音:fǎncè释义:1、翻来复去,转动身体。2、反复无常。3、不安分,不顺服。4、惶恐不安。
汉语大词典
(1).翻来复去,转动身体。《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展转反侧。”汉王粲《登楼赋》:“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唐杜甫《彭衙行》:“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王子》:“长史惊而寤,阴异之,叹息不能复寐,反侧达旦。”(2).反复无常。《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楚辞·天问》:“天命反侧,反罚何佑?”朱熹集注:“反侧,言无常也。”(3).不安分,不顺服。《荀子·王制》:“故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王先谦集解:“反侧之民,不安之民也。”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或收市重宝,逃入反侧之地,以资寇盗。”清王韬《淞滨琐话·金玉蟾》:“内消反侧,外绝觊觎,远近晏然。”孙中山《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邓本殷等负隅于南路,杨希闽、刘震寰等,更反侧于肘腋之下。”(4).惶恐不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宋王安石《上富相公书》:“三司判官,尤朝廷所选择,出则被使漕运,而金谷之事,某生平所不习,此所以蒙恩反侧而不敢冒也。”
国语辞典
翻来覆去。形容睡卧不安。反侧[fǎncè]⒈翻来覆去。形容睡卧不安。引《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⒉反复无常。引《诗经·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楚辞·屈原·天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⒊违背法度。引《周礼·夏官·匡人》:「使无敢反侧,以听王命。」
辞典修订版
翻来覆去。形容睡卧不安。《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反复无常。《诗经.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楚辞.屈原.天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违背法度。《周礼.夏官.匡人》:「使无敢反侧,以听王命。」
其他释义
〈书〉①(身体)翻来复去,形容睡卧不安:辗转~。②不顺从;不安定:~之民。③反复无常:天命~。
反侧造句
1.为了设计新的教学方案,王老师一连几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2.牵挂一个人,是深深的惦记,是分分秒秒的思念,是时时刻刻的祝福,是日日夜夜的期盼,是放不下的情怀,是剪不断的情思,是白日里精神恍惚,是黑夜里辗转反侧,是心灵里备受煎熬。为何我会如此了解牵挂的感觉,因为我认识了你。请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的牵挂落地生根,住进你心里好吗?
3.几天的辗转反侧,几夜的侧夜难眠,煎熬中袜子捞月终于盼到了风语江山教官的金石之言……
4.任何一段失恋后孤独的时光,如果没有让你长大,那你就浪费了那些辗转反侧的夜晚,难熬窒息的情绪给你带来的苦难。当有一天,你再度面临相同的境况,你只会变得越发的糟糕。
5.为了白天的事,他忧心忡忡,辗转反侧
6.在他即将要走的那个晚上,我在床上辗转反侧,尝试着组织一些语言对他说,但脑子一片空白。
7.不过多望了一眼天空,便生出无法言说的寂愁。不过多看了一片落叶,便蓦然察觉时光匆匆。不过多喝了一杯咖啡,便辗转反侧彻夜想念。不过多看了你一眼,便有了一场心痛的美梦。
8.那个追求幸福的小士兵,正一个人独自辗转反侧地睡在新房子里。
9.那病人在床上辗转反侧
10.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件事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那辗转反侧的岛国艺术就是我的第一桶金……
反侧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