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迎气
yíng qì

【拼音】:yíng qì

【注音】:一ㄥˊㄑ一ˋ

【结构】:迎(半包围结构)气(独体结构)

【繁体】:迎氣

字义分解
迎气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
基础解释
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
引证解释
⒈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参见“迎春”、“迎夏”、“迎秋”、“迎冬”。引《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二年﹞始迎气於五郊。”《隋书·礼仪志二》:“后齐五郊迎气,为坛各於四郊,又为黄坛於未地。”《旧唐书·王方庆传》:“四时迎气,四入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儺逐疫,恶恶皆明鬼也。”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二年﹞始迎气於五郊。”《隋书·礼仪志二》:“后齐五郊迎气,为坛各於四郊,又为黄坛於未地。”《旧唐书·王方庆传》:“四时迎气,四入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傩逐疫,恶恶皆明鬼也。”参见“迎春”、“迎夏”、“迎秋”、“迎冬”。
网络解释
迎气拼音:yíngqì
综合释义
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二年﹞始迎气於五郊。”《隋书·礼仪志二》:“后齐五郊迎气,为坛各於四郊,又为黄坛於未地。”《旧唐书·王方庆传》:“四时迎气,四入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儺逐疫,恶恶皆明鬼也。”参见“迎春”、“迎夏”、“迎秋”、“迎冬”。
网友释义
拼音:yíngqì注音:ㄧㄥˊㄑㄧˋ条目:迎气(迎气)引证解释: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二年﹞始迎气於五郊。”《隋书·礼仪志二》:“后齐五郊迎气,为坛各於四郊,又为黄坛於未地。”《旧唐书·王方庆传》:“四时迎气,四入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傩逐疫,恶恶皆明鬼也。”参见“迎春”、“迎夏”、“迎秋”、“迎冬”。
汉语大词典
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二年﹞始迎气于五郊。”《隋书·礼仪志二》:“后齐五郊迎气,为坛各于四郊,又为黄坛于未地。”《旧唐书·王方庆传》:“四时迎气,四入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傩逐疫,恶恶皆明鬼也。”参见“迎春”、“迎夏”、“迎秋”、“迎冬”。
其他释义
1.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
迎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