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弦匏
xián páo

【拼音】:xián páo

【注音】:ㄒ一ㄢˊㄆㄠˊ

【结构】:弦(左右结构)匏(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弦匏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借指弦歌之声。2.指弹奏。弦匏[xiánpáo]⒈借指弦歌之声。⒉指弹奏。
基础解释
借指弦歌之声。指弹奏。
引证解释
⒈借指弦歌之声。引唐陆龟蒙《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山衣轻斧藻,天籟逸弦匏。蕙展风前带,桃烘雨后胶。”宋欧阳修《武城王庙问进士策》之二:“使愚民目不识俎豆,耳不闻弦匏,民俗顽鄙,刑狱不衰。”⒉指弹奏。引宋苏轼《书鲜于子骏楚词后》:“学者方欲陈六代之物,弦匏三百五篇,黎然如戛釜灶、橦罋盎,未有不坐睡窃笑者也。”⒊絃匏:弦和匏。均乐器名。古代八音中“匏曰笙,丝曰絃”,因亦泛指乐器。参见“弦匏”。引宋范仲淹《观猎》诗:“翦棘争探穴,摧林竞覆巢。惟开三面者,盛德播絃匏。”
网络解释
弦匏弦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ánpáo,是指弦歌之声、弹奏。
综合释义
借指弦歌之声。唐陆龟蒙《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山衣轻斧藻,天籟逸弦匏。蕙展风前带,桃烘雨后胶。”宋欧阳修《武城王庙问进士策》之二:“使愚民目不识俎豆,耳不闻弦匏,民俗顽鄙,刑狱不衰。”指弹奏。宋苏轼《书鲜于子骏楚词后》:“学者方欲陈六代之物,弦匏三百五篇,黎然如戛釜灶、橦罋盎,未有不坐睡窃笑者也。”絃匏:弦和匏。均乐器名。古代八音中“匏曰笙,丝曰絃”,因亦泛指乐器。宋范仲淹《观猎》诗:“翦棘争探穴,摧林竞覆巢。惟开三面者,盛德播絃匏。”参见“弦匏”。
网友释义
弦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ánpáo,是指弦歌之声、弹奏。
汉语大词典
(1).借指弦歌之声。唐陆龟蒙《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山衣轻斧藻,天籁逸弦匏。蕙展风前带,桃烘雨后胶。”宋欧阳修《武城王庙问进士策》之二:“使愚民目不识俎豆,耳不闻弦匏,民俗顽鄙,刑狱不衰。”(2).指弹奏。宋苏轼《书鲜于子骏楚词后》:“学者方欲陈六代之物,弦匏三百五篇,黎然如戛釜灶、橦瓮盎,未有不坐睡窃笑者也。”弦匏:弦和匏。均乐器名。古代八音中“匏曰笙,丝曰弦”,因亦泛指乐器。宋范仲淹《观猎》诗:“剪棘争探穴,摧林竞覆巢。惟开三面者,盛德播弦匏。”参见“弦匏”。
弦匏造句
1.“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讯疾以雅。
弦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