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忤逆
wǔ nì

【拼音】:wǔ nì

【注音】:ㄨˇㄋ一ˋ

【词性】:动词。

【结构】:忤(左右结构)逆(半包围结构)

【简体】:忤逆

【繁体】:忤逆

字义分解
忤逆的解释
词语解释
忤逆wǔnì。(1)叛逆;不孝敬父母。忤逆[wǔnì]⒈叛逆;不孝敬父母。例自小忤逆。英disobedient(toone’sparents);
基础解释
(动)对父母不孝顺:~不孝。
引证解释
⒈冒犯;违抗。引汉陆贾《新语·辨惑》:“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后汉书·陈蕃传》:“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陈书·傅縡传》:“与夺之辞,依经议论。何得见佛説而信顺,在我语而忤逆?”⒉不孝顺。引《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弃德背恩多忤逆,惟行不孝纵痴咍。”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嗨!俺那忤逆种不认我了。”明沉榜《宛署杂记·圣谕》:“三月,説与百姓每:孝亲敬长,不许忤逆,犯了不饶。”梁斌《红旗谱》四十:“冯老兰又撺掇张嘉庆父亲,在衙门里告了张嘉庆一状,说他忤逆不考,登报脱离了父子关系。”
网络解释
忤逆忤逆一指冒犯、违抗之意;二指不孝顺、叛逆之意。故旧时代官府以忤逆为第一重罪。忤逆的反意词是顺随。忤逆是指屡屡违背意愿或意见相左。常用于形容夫妻感情不和或子女叛逆。
综合释义
冒犯;违抗。汉陆贾《新语·辨惑》:“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后汉书·陈蕃传》:“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陈书·傅縡传》:“与夺之辞,依经议论。何得见佛説而信顺,在我语而忤逆?”不孝顺。《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弃德背恩多忤逆,惟行不孝纵痴咍。”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嗨!俺那忤逆种不认我了。”明沉榜《宛署杂记·圣谕》:“三月,説与百姓每:孝亲敬长,不许忤逆,犯了不饶。”梁斌《红旗谱》四十:“冯老兰又撺掇张嘉庆父亲,在衙门里告了张嘉庆一状,说他忤逆不考,登报脱离了父子关系。”
网友释义
忤逆一指冒犯、违抗之意;二指不孝顺、叛逆之意。故旧时代官府以忤逆为第一重罪。忤逆的反意词是顺随。忤逆是指缕缕违背意愿或意见相左。常用于形容夫妻感情不和或子女叛逆。
汉语大词典
(1).冒犯;违抗。汉陆贾《新语·辨惑》:“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后汉书·陈蕃传》:“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陈书·傅縡传》:“与夺之辞,依经议论。何得见佛说而信顺,在我语而忤逆?”(2).不孝顺。《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弃德背恩多忤逆,惟行不孝纵痴咍。”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嗨!俺那忤逆种不认我了。”明沈榜《宛署杂记·圣谕》:“三月,说与百姓每:孝亲敬长,不许忤逆,犯了不饶。”梁斌《红旗谱》四十:“冯老兰又撺掇张嘉庆父亲,在衙门里告了张嘉庆一状,说他忤逆不考,登报脱离了父子关系。”
国语辞典
违背。忤逆[wǔnì]⒈违背。引《陈书·卷三〇·傅縡传》:「何得见佛说而信顺,在我语而忤逆?」⒉不孝顺父母。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状上以打落牙齿为证,告了忤逆。」近不肖不孝反孝顺英语disobedienttoparents德语denElterngegenüberpietätslos(S)​法语désobéiràsesparents,manqueràlapiétéfiliale
辞典修订版
违背。《陈书.卷三零.傅縡传》:「何得见佛说而信顺,在我语而忤逆?」不孝顺父母。《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状上以打落牙齿为证,告了忤逆。」
辞典简编版
违背、不顺从。 【造句】他忤逆不孝的行为,令父母伤心失望。
其他释义
①违抗;冒犯: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②不孝敬父母:忤逆之子|忤逆不孝|忤逆女将父母不认睬。
近反义词
忤逆造句
1.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忤逆他,伤透了他的心。
2.他把儿子的不法行为看作是对自己的忤逆
3.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4.他用慈爱所培养起来的儿子也可能变得忤逆不孝。
5.在夜深人静地时分,人们听到忤逆不孝的吉姆在对他的母亲大呼小叫。
6.所以对儿女要教育,但不可以过分宠溺,古人有谓“棒打出孝子,宠爱忤逆儿”,值得今日父母沉思。
7.不行,这次一定要将你送到官府去,对付你这样的忤逆子孙,就应该让你好好挨一顿板子不可。
8.古话说“惯养忤逆儿,棒打出孝子”,现如今还有很多家长把棍棒教育当成重要的教育方式。
9.一回家就是这样,母亲老是唠唠叨叨的,讲的都是一些鸡零狗碎,鸡毛蒜皮,我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是难得回来一趟,我又不敢忤逆母亲的意思,只好强自忍受着。
10.他从小就桀骜不驯、长大后心中没有父母、是个忤逆不孝之子。
忤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