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诣阙
yì què

【拼音】:yì què

【注音】:一ˋㄑㄩㄝˋ

【结构】:诣(左右结构)阙(半包围结构)

【简体】:诣阙

【繁体】:詣闕

字义分解
诣阙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谓赴朝堂。2.指赴京都。诣阙[yìquè]⒈谓赴朝堂。⒉指赴京都。
基础解释
1.奔赴京都。2.奔赴朝堂。
引证解释
⒈谓赴朝堂。引《汉书·朱买臣传》:“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闕上书,书久不报。”⒉指赴京都。引宋费衮《梁溪漫志·范信中》:“范既脱,欲诣闕,而无裹粮。”清严有禧《漱华随笔·诋毁程朱》:“明永乐中,饶州儒士朱友季,诣闕献书,专詆周、程、张、朱之学。”
网络解释
诣阙诣阙,汉语词汇,常见于文言文,指到天子的宫阙。
综合释义
谓赴朝堂。《汉书·朱买臣传》:“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闕上书,书久不报。”指赴京都。宋费衮《梁溪漫志·范信中》:“范既脱,欲诣闕,而无裹粮。”清严有禧《漱华随笔·诋毁程朱》:“明永乐中,饶州儒士朱友季,诣闕献书,专詆周、程、张、朱之学。”
网友释义
诣阙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宫殿前红色的双柱。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汉语大词典
(1).谓赴朝堂。《汉书·朱买臣传》:“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2).指赴京都。宋费衮《梁溪漫志·范信中》:“范既脱,欲诣阙,而无裹粮。”清严有禧《漱华随笔·诋毁程朱》:“明永乐中,饶州儒士朱友季,诣阙献书,专诋周、程、张、朱之学。”
国语辞典
到天子的宫阙。诣阙[yìquè]⒈到天子的宫阙。引《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后来高宗南渡称帝,改号建炎,四年,忽有一女子诣阙自陈,称是柔福公主,自虏中逃归,特来见驾。」
辞典修订版
到天子的宫阙。《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后来高宗南渡称帝,改号建炎,四年,忽有一女子诣阙自陈,称是柔福公主,自虏中逃归,特来见驾。」
诣阙造句
1.后宾卒,孝孙为掖县丞,委官入京,上其事,诏留直太史,累年不调,乃抱其书,使弟子舆榇来诣阙下,伏而恸哭;执法拘而奏之。
2.百姓诣阙诉冤,公卿上疏,劾奏许馘等人所举皆出于党私,是“放鸱枭而囚鸾凤”。
3.卿但以事见推,吾年已五十七,月食四斗米不尽,何容得有宦情?昔荷圣王跂识,今又蒙旌贲,甚愿诣阙谢恩,但比腰脚大恶,此心不遂耳。
4.惟梁后父执金吾梁商,奉命为大将军,独不愿就任,托疾固辞,顺帝使太常奉策,就第册拜,商不得已诣阙受命。
5.以老病乞骸骨,吏人诣阙上表请留,上嗟叹者久之。
6.诣阙亦称叩阍,即直接向最高当局请愿投诉。
7.到了永平十三年间,忽有男子燕广,诣阙告变,弹劾楚王英,说他与渔阳人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谋为不轨等语。
8.先是,李纳遣其将王温会魏博将信都崇庆共攻徐州,李洧遣牙官温人王智兴诣阙告急。
9.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比方,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
10.寻有诏征还,百姓曹乐等三百七十人诣阙上表,称绩尤异一十五条,乞留为州任。
诣阙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