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知非
zhī fēi

【拼音】:zhī fēi

【注音】:ㄓㄈㄟ

【结构】:知(左右结构)非(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知非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2.省悟以往的错误。知非[zhīfēi]⒈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⒉省悟以往的错误。
基础解释
1.五十岁的代称。2.省悟以往的错误。3.谢春花音乐专辑。
引证解释
⒈五十岁的代称。引《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唐白居易《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清钮琇《觚賸·除夜觇士》:“﹝陈楚产﹞齿踰知非,始补弟子员。”⒉省悟以往的错误。引唐赵嘏《东归道中》诗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宁调元《东蜕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遥想待他年。”
网络解释
知非知非:汉语词语
综合释义
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唐白居易《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清钮琇《觚賸·除夜觇士》:“﹝陈楚产﹞齿踰知非,始补弟子员。”省悟以往的错误。唐赵嘏《东归道中》诗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宁调元《东蜕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遥想待他年。”
网友释义
基本信息词目:知非拼音:zhīfēi注音:ㄓㄧㄈㄟ
汉语大词典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唐白居易《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清钮琇《觚剩·除夜觇士》:“﹝陈楚产﹞齿踰知非,始补弟子员。”(2).省悟以往的错误。唐赵嘏《东归道中》诗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宁调元《东蜕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遥想待他年。”
知非造句
1.他被她无理地拒绝了,我安慰他说:“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天涯何处无芳草?”。
2.却是知非这厮,生于渡口,家父是个暴发户,因而没有那一等傲气,也不善曲意逢迎,由是颇得公乔喜爱交心,二人虽不在一处读书,却在常常一起玩耍。
3.第一百八十九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我妈一直把这话把儿攥在手里,时常拿出来数落俩老太太,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老人伺候月子,我倒受益良多。
5.随手把他的身体推向后排的水手,许知非长啸一声,搂头一刀劈向身边的水手。
6.世间帅哥多无情,恋爱只是玩感情。美女作伴好心情,厌倦之后是绝情。世间美女太多情,甜言蜜语就动情。梦醒方知非真情,爱过痛过恨虚情。
7.哎,又少泡一个妹纸,问天在心里默默的悲哀着,但是这个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北冥梦芸和梦小倩把他带到一个树荫下,就开始脱了起来。
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只是一些逃避现实的人用来安慰自己的废话罢了,失去就是失去,失去的不会再出现,上天不会因为你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事物而特别地眷顾你。
9.庸医疑证,用药游移,精於审证者,得病源之所在,知非此方不愈此疾,三年畜艾,所弗辞已。
10.前段时间“困境”的影响虽会余波荡漾,一时难以平息,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有决心强渡关山,运势转好也是情理之中。
知非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