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明理
míng lǐ

【拼音】:míng lǐ

【注音】:ㄇ一ㄥˊㄌ一ˇ

【词性】:形容词。

【结构】:明(左右结构)理(左右结构)

【简体】:明理

【繁体】:明理

字义分解
明理的解释
词语解释
明理,明理儿mínglǐ,mínglǐr。(1)通情达理。(2)浅显的道理。明理,明理儿[mínglǐ,mínglǐér]⒈通情达理。例这人明理。英sensible;⒉浅显的道理。例这种明理谁都知道。英obviousargument;
基础解释
1.通情达理。2.浅显的道理。
引证解释
⒈严明的治理。引汉桓宽《盐铁论·申韩》:“明理正法,奸邪之所恶而良民之福也。”⒉明显的道理。引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论》:“犯法当死,不应死自活,此明理也。”⒊说明道理。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此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下》:“文章之用,或以述事,或以明理。”⒋明察事理;懂道理。引《宋书·良吏传·徐豁》:“歷二丞三邑,精练明理,为一世所推。”《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妹子,你是明理的人。我们这行户例,只有贱买,那有贱卖?”许地山《归途》:“您当官明理,也可以知道我不是凶手。”
网络解释
明理(词语释义)明理,既明辨是非,民间中多用于知书达理的总结。
综合释义
严明的治理。汉桓宽《盐铁论·申韩》:“明理正法,奸邪之所恶而良民之福也。”明显的道理。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论》:“犯法当死,不应死自活,此明理也。”说明道理。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此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下》:“文章之用,或以述事,或以明理。”明察事理;懂道理。《宋书·良吏传·徐豁》:“歷二丞三邑,精练明理,为一世所推。”《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妹子,你是明理的人。我们这行户例,只有贱买,那有贱卖?”许地山《归途》:“您当官明理,也可以知道我不是凶手。”
网友释义
明理,汉语词汇。拼音:mínglǐ释义:1、严明的治理。2、明显的道理。3、说明道理。4、明察事理;懂道理等
汉语大词典
(1).严明的治理。汉桓宽《盐铁论·申韩》:“明理正法,奸邪之所恶而良民之福也。”(2).明显的道理。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论》:“犯法当死,不应死自活,此明理也。”(3).说明道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事类》:“此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下》:“文章之用,或以述事,或以明理。”(4).明察事理;懂道理。《宋书·良吏传·徐豁》:“历二丞三邑,精练明理,为一世所推。”《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妹子,你是明理的人。我们这行户例,只有贱买,那有贱卖?”许地山《归途》:“您当官明理,也可以知道我不是凶手。”
国语辞典
通达事理,懂道理。明理[mínglǐ]⒈通达事理,懂道理。引《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妹子,你是明理的人。我门这行户例,只有贱买,那有贱卖?」英语sensible,reasonable,anobviousreason,truthorfact,tounderstandthereasonorreasoning德语vernünftig(Adj)​,verständig(Adj)​,verständigen(Adj)​,Mingli(Eig,Fam)​法语sensible,raisonnable
辞典修订版
通达事理,懂道理。《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妹子,你是明理的人。我门这行户例,只有贱买,那有贱卖?」
辞典简编版
懂道理,通达事理。 【造句】他一向明理,不会特别偏袒任何人。
其他释义
1.严明的治理。2.明显的道理。3.说明道理。4.明察事理;懂道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明理造句
1.噩耗传来,哀思如潮,一位受明理人爱戴的慈祥老师,一位视学生为己出的可敬老人,就此与我们永别了。
2.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
3.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4.“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非聪明理达不可任,非廉洁淳良不可信”。
5.“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6.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今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贯微达幽,不失细小,如此乃谓良医。
7.和谐中华,以德为先;兴化名邦,以礼为纲;守信明理,仁义博爱;和风细雨,彰我华夏;文明礼仪,亘古流长;传承孝慈,和睦相处;弘扬正气,铸就辉煌。 
8.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虽只是一风尘女子!但却知书明理尚且知道‘风尘女子名节讲’!何况四宝苦读圣贤安能不知?
9.对“不予备案”的,应当在书面通知中说明理由。
10.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对专家论证意见归类整理,对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未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明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