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牛渚矶
niú zhǔ jī

【拼音】:niú zhǔ jī

【注音】:ㄋ一ㄡˊㄓㄨˇㄐ一

【结构】:牛(独体结构)渚(左右结构)矶(左右结构)

【繁体】:牛渚磯

字义分解
牛渚矶的解释
词语解释
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为牛渚山北部突出于长江中的部分,又名采石矶,是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津渡。为晋温峤燃犀﹑袁宏高咏以及传说唐李白捉月溺水处。牛渚矶[niúzhǔjī]⒈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为牛渚山北部突出于长江中的部分,又名采石矶,是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津渡。为晋温峤燃犀、袁宏高咏以及传说唐李白捉月溺水处。
引证解释
⒈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为牛渚山北部突出于长江中的部分,又名采石矶,是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津渡。为晋温峤燃犀、袁宏高咏以及传说唐李白捉月溺水处。参见“犀照牛渚”、“牛渚咏”、“捉月”。引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太平州牛渚矶》:“至采石镇渡夹登牛渚磯。俯见大江,閔然犀之取祸;傍顾荒臺,痛捉月之殞身;遥瞻西岸,思樊若水之献策。”
网络解释
牛渚矶这首诗是李白《姑孰十咏》之一,是很优美的写景诗,可谓是状景的生花妙笔。
综合释义
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为牛渚山北部突出于长江中的部分,又名采石矶,是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津渡。为晋温峤燃犀、袁宏高咏以及传说唐李白捉月溺水处。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太平州牛渚矶》:“至采石镇渡夹登牛渚磯。俯见大江,閔然犀之取祸;傍顾荒臺,痛捉月之殞身;遥瞻西岸,思樊若水之献策。”参见“犀照牛渚”、“牛渚咏”、“捉月”。牛渚矶[niúzhǔjī]《牛渚矶》是一首由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诗歌。
汉语大词典
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为牛渚山北部突出于长江中的部分,又名采石矶,是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津渡。为晋温峤燃犀、袁宏高咏以及传说唐李白捉月溺水处。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太平州牛渚矶》:“至采石镇渡夹登牛渚矶。俯见大江,闵然犀之取祸;傍顾荒台,痛捉月之殒身;遥瞻西岸,思樊若水之献策。”参见“犀照牛渚”、“牛渚咏”、“捉月”。
其他释义
1.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为牛渚山北部突出于长江中的部分,又名采石矶,是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津渡。为晋温峤燃犀﹑袁宏高咏以及传说唐李白捉月溺水处。
牛渚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