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木渎
mù dú

【拼音】:mù dú

【繁体】:木瀆

字义分解
木渎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渡太湖者皆取道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民追击倭寇,歼于此处。旧设木渎司,管木渎、横塘、新郭三镇。清设县丞驻此。木渎[mùdú]⒈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渡太湖者皆取道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民追击倭寇,歼于此处。旧设木渎司,管木渎、横塘、新郭三镇。清设县丞驻此。
基础解释
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渡太湖者皆取道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民追击倭寇,歼于此处。旧设木渎司,管木渎﹑横塘﹑新郭三镇。清设县丞驻此。
引证解释
⒈ 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渡太湖者皆取道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民追击倭寇,歼于此处。旧设木渎司,管木渎、横塘、新郭三镇。清设县丞驻此。引:明冯梦龙《山歌·烧香娘娘》:“船一摇摇到木瀆。”⒈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渡太湖者皆取道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民追击倭寇,歼于此处。旧设木渎司,管木渎、横塘、新郭三镇。清设县丞驻此。引明冯梦龙《山歌·烧香娘娘》:“船一摇摇到木瀆。”
综合释义
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渡太湖者皆取道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民追击倭寇,歼于此处。旧设木渎司,管木渎、横塘、新郭三镇。清设县丞驻此。明冯梦龙《山歌·烧香娘娘》:“船一摇摇到木瀆。”木渎[mùdú]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渡太湖者皆取道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民追击倭寇,歼于此处。旧设木渎司,管木渎﹑横塘﹑新郭三镇。清设县丞驻此。
汉语大词典
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渡太湖者皆取道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民追击倭寇,歼于此处。旧设木渎司,管木渎、横塘、新郭三镇。清设县丞驻此。明冯梦龙《山歌·烧香娘娘》:“船一摇摇到木渎。”
其他释义
1.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渡太湖者皆取道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民追击倭寇,歼于此处。旧设木渎司,管木渎﹑横塘﹑新郭三镇。清设县丞驻此。
木渎造句
1.穿越2500年姑苏流金岁月,地处历史名镇木渎中心别墅区。
2.采用现场察看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对苏州河四支流彭越浦、木渎港、新泾港和真如港的部份市区污染严重段的污染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等标污染负荷确定污染大户。
3.木渎镇藏书不仅文化历史悠久,花卉苗木畅销全国,羊肉美食远近闻名,是江苏有名的羊肉,花木之乡。
4.乾隆皇帝初次路过虹饮山房,据说最初因为大雨阻了前去太湖的龙船,他想起在木渎告老还乡的大学士沈德潜,于是顺道去瞧他。
5.苏州香雪海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坐落在风景优美,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州木渎古镇。
6.木渎乡的人们把郑永安忘情负义逼死妻女的事沸沸扬扬地说了一阵,也就渐渐淡忘了此事。
7.苏州木渎,是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聚宝盆,也是苏州自古以来的经济重镇。
8.其中,严家花园乃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
9.灵岩山寺座落于灵岩山顶部,位于苏州郊区的木渎镇。
10.论学区,南浜村幼儿园、木渎高级中学、苏州市盲聋学校都靠近该地块。
木渎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