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东抹西涂
西
dōng mò xī tú

【拼音】:dōng mò xī tú

【注音】:ㄉㄨㄥㄇㄛˋㄒ一ㄊㄨˊ

【词性】:成语。

【繁体】:東抹西塗

字义分解
东抹西涂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谓妇女用脂粉打扮。2.唐薛逢晩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抹西涂来。'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本以妇女装饰为喻,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后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3.胡写乱涂;轻率下笔。4.比喻不从根本着手。
基础解释
见/'东涂西抹/',比喻随意拿笔作文、画画等。
引证解释
⒈见“东涂西抹”。
汉语大词典
见“东涂西抹”。《汉语大词典》:东涂西抹(东涂西抹)  拼音:dōngtúxīmǒ(1).谓妇女用脂粉打扮。宋陆游《阿姥》诗:“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宋陈善《扪虱新话·东坡山谷诗可谓画本》:“正如市倡东涂西抹,忽见谢家夫人萧散,自有林下风采,亦复可喜。”(2).唐薛逢晚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本以妇女装饰为喻,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后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金元好问《自题写真》诗:“东涂西抹窃时名,一线微官误半生。”《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三生贱士,一介穷儒。左枝右梧,未免儿啼女哭;东涂西抹,不救命蹇时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我从前曾经要学画两笔山水,东涂西抹的闹了多少时候,还学不会呢!”亦作“东抹西涂”。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祇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3).胡写乱涂;轻率下笔。《说岳全传》第七十回:“本寺近日来了一个疯僧,最喜欢东涂西抹,想必是他写的。”清梁章钜《浪迹丛谈·郭频伽论诗两则》:“宋‘四灵’之论五律曰:‘一篇幸止四十字,再加一字,吾未如之何矣!’金源党竹溪之论七律曰:‘五十六字皆如圣贤,中有一字不经炉锤,便若一屠沽子厕其间也。’语皆名隽,可为东涂西抹者下一针砭。”(4).比喻不从根本着手。梁启超《新民论》第二节:“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其他释义
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后用作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同“东涂西抹”。
出处
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东抹西涂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