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不諐
bù qiān

【拼音】:bù qiān

【注音】:ㄅㄨˋㄑ一ㄢ

【结构】:不(独体结构)諐(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不諐的解释
词语解释
无过错,无过失。谓不错过时期。
基础解释
同“不愆”。无过错,无过失。@@@@不错过时期。
引证解释
⒈同“不愆”。引《礼记·缁衣》:“诗曰:‘淑慎尔止,不諐于仪。’”郑玄注:“諐,过也。言善慎女之容止,不可过於礼之威仪也。”《诗·大雅·抑》作“不愆”。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欲此礼之不諐,是以尽乎行道之先民。”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尊严之度,不諐於师旅;渊默之容,无改於行阵。”
网络解释
不諐不諐,读音为bùqiānㄅㄨˋㄑㄧㄢ,是一个汉语词语,同“不愆”。
综合释义
同“不愆”。《礼记·缁衣》:“诗曰:‘淑慎尔止,不諐于仪。’”郑玄注:“諐,过也。言善慎女之容止,不可过於礼之威仪也。”《诗·大雅·抑》作“不愆”。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欲此礼之不諐,是以尽乎行道之先民。”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尊严之度,不諐於师旅;渊默之容,无改於行阵。”同/不愆/。无过错,无过失;《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三国志·吴志·孙权步夫人传》:“内教修整,礼义不愆。”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以不愆于义方,不诡其逢而守其常。”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其明季春,大宗伯言‘故尚书可立(袁可立)勤于砥身,不渝不愆,保又我王家,宜畀祭葬。’”####不错过时期。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将使杏花菖叶,耕获不愆。”《新唐书.卷一七八.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
网友释义
不諐,读音为bùqiānㄅㄨˋㄑㄧㄢ,是一个汉语词语,同“不愆”。
其他释义
1.同'不愆'。
不諐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