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吞声
tūn shēng

【拼音】:tūn shēng

【注音】:ㄊㄨㄣㄕㄥ

【词性】:动词。

【结构】:吞(上下结构)声(上下结构)

【简体】:吞声

【繁体】:吞聲

字义分解
吞声的解释
词语解释
吞声tūnshēng。(1)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基础解释
[darenotcryout;gulpdownone/'ssobs]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引证解释
⒈不出声;不说话。引汉马融《长笛赋》:“于时也,緜驹吞声,伯牙毁絃。”《后汉书·宦者传·曹节》:“羣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唐刘禹锡《谢门下武相公启》:“吞声咋舌,显白无路。”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一个个都吞声儿就牢狱。”刘半农《耻辱的门》诗:“我呢?我除吞声承受外,那空气,你的上帝所造的空气,还肯替我的呻吟,颤动出一半个低微的声浪么?”⒉无声地悲泣。引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宋贺铸《忆秦娥》词:“王孙何许音尘絶,柔桑陌上吞声别。”《三国演义》第三回:“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飢馁,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网络解释
吞声吞声tūnshēng,汉语词语,释义为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汉语大词典
(1).不出声;不说话。汉马融《长笛赋》:“于时也,绵驹吞声,伯牙毁弦。”《后汉书·宦者传·曹节》:“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唐刘禹锡《谢门下武相公启》:“吞声咋舌,显白无路。”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一个个都吞声儿就牢狱。”刘半农《耻辱的门》诗:“我呢?我除吞声承受外,那空气,你的上帝所造的空气,还肯替我的呻吟,颤动出一半个低微的声浪么?”(2).无声地悲泣。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宋贺铸《忆秦娥》词:“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三国演义》第三回:“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国语辞典
不出声。
辞典修订版
不出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羞惭无地,只得吞声上船,再也不敢提起买橘的事。」无声的悲泣。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三国演义.第三回》:「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
其他释义
1.不出声;不说话。2.无声地悲泣。
吞声造句
1.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2.今天因为有求于他,只好对他的倨傲无礼忍气吞声
3.可惜,我辈虚名在外,加之缺乏虎虎雄风的阳刚桀骜,只能忍气吞声地被人类游戏。
4.周胖子虽然很想抽姚风两个嘴巴子,但是现在的主人是李康,他不能越过这个线,只好饮气吞声准备以后找回场子。
5.心里一种被戏耍感觉的陆展昭看着眼前的张月辰真想上去扇她一巴掌,可是小命在她的手里,英雄落难也只有饮气吞声
6.太岁星君的地位最高,神煞之主帅,逢太岁流年之时,“值太岁”之人在本命年伴君如伴虎,凡事吉凶各半,要忍气吞声,切莫强出头,方保平安。
7.老板正在气头上,你就先忍气吞声,等他冷静下来再说。
8.她的丈夫被日本兵杀害了,她饮恨吞声,等着八路军能为她报仇雪恨。
9.庭院含悲,一任冷雨扑打残花。夏日为之战栗,吞声愁对季末的到临。赫尔曼·黑塞。
10.她姐姐从小就给财主家做童养媳,忍气吞声地生活了半辈子。
吞声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