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五尺之童
wǔ chǐ zhī tóng

【拼音】:wǔ chǐ zhī tóng

【注音】:ㄨˇㄔˇㄓㄊㄨㄥˊ

【词性】:成语。

【简体】:五尺之童

【繁体】:五尺之童

字义分解
五尺之童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五尺之僮”。五尺之童[wǔchǐzhītóng]⒈亦作“五尺之僮”。
基础解释
亦作“五尺之僮”。
引证解释
⒈亦作“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参阅明陆深《春风堂随笔》。引《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朱熹集注:“五尺之童,言幼小无知也。”汉董仲舒《粤有三仁对》:“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亦省作“五尺”。《战国策·楚策二》:“悉五尺至六十,三十餘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清魏源《子思子章句序》:“尼门五尺所言,要非霸世所得闻者。”
综合释义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五尺之童[wǔchǐzhītóng]未成年的孩童。《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国语辞典
未成年的孩童。五尺之童[wǔchǐzhītóng]⒈未成年的孩童。引《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成语解释五尺之童
辞典修订版
未成年的孩童。《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未成年的孩童。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其他释义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出处
《孟子·滕文公子》:“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近反义词
五尺之童造句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2.今夫人之智愚贤不肖,不甚相远也,必谓西人皆智而华人皆愚,西人皆贤而华人皆不肯,虽五尺之童犹知其非。
3.盖自美洲历史开始以来,已注意于普通学校,五尺之童,无有不知书识字者,其教育之普及,盖可想见矣。
4.试观五尺之童,有人讲一笑谈故事,彼即入于耳,会于心,牢记不忘,津津乐道。
5.当时,他不过是个五尺之童,却非常机智地骗过了敌人,保全了我党的地下机关。
6.当时,他不过是个五尺之童,却非常机智地骗过了敌人,保全了我党的地下机关。[https://www.chazidian.com/zj-62727/五尺之童造句]
7.今夫人之智愚贤不肖,不甚相远也,必谓西人皆智而华人皆愚,西人皆贤而华人皆不肯,虽五尺之童犹知其非。(查字典www.chazidian.com五尺之童造句)
五尺之童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