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噤口
jìn kǒu

【拼音】:jìn kǒu

【注音】:ㄐ一ㄣˋㄎㄡˇ

【结构】:噤(左右结构)口(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噤口的解释
词语解释
闭口不言、不叫。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噤口[jìnkǒu]⒈闭口不言、不叫。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
引证解释
⒈闭口不言、不叫。引《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宋梅尧臣《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诗:“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郁达夫《采石矶》一:“无论何人对他说话,他总是噤口不作回答的。”⒉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引《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痢疾总括》:“噤口饮食俱不纳。”注:“噤口痢者,下利不食或呕不能食也。”
网络解释
噤口噤口是指闭口不言、不叫。出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综合释义
闭口不言、不叫。《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宋梅尧臣《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诗:“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郁达夫《采石矶》一:“无论何人对他说话,他总是噤口不作回答的。”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痢疾总括》:“噤口饮食俱不纳。”注:“噤口痢者,下利不食或呕不能食也。”噤口[jìnkǒu]闭口、闭嘴。《史记.卷一○一.袁盎鼌错传》:「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汉语大词典
(1).闭口不言、不叫。《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宋梅尧臣《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诗:“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郁达夫《采石矶》一:“无论何人对他说话,他总是噤口不作回答的。”(2).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痢疾总括》:“噤口饮食俱不纳。”注:“噤口痢者,下利不食或呕不能食也。”
国语辞典
闭口、闭嘴。噤口[jìnkǒu]⒈闭口、闭嘴。引《史记·卷一〇一·袁盎鼌错传》:「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其他释义
1.闭口不言﹑不叫。2.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
噤口造句
1.治噤口痢养麦面每次服二钱,砂糖水调下。
2.他们在民众面前,不能抓到他的语病,且惊奇他的应对,遂噤口不言。
3.低头看到松散的噤口,不知怎么就觉得有些难为情,肖淑珍只觉得她现在的样子一定像个疯婆子。
4.把平时的想法带到战场上,就会变得优柔寡断胆小懦弱;反之,用战场上的决断处理日常事务,就会成为让人噤口侧目的暴戾之人。德川家康。
5.原方配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为宗。
6.让那天定的和人为的乖误进行到底,而不加以阻止,噤口不言,毫无表示,那样正是积极参与了一切乖误的活动,那是最卑鄙。
7.这种最初的‘文学即人学’的开拓尝试,很快被革命家们一篇篇声严色厉的判决,吓得噤口结舌。
噤口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