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亦作“鼠遯”。鼠遁[shǔdùn]⒈亦作“鼠遯”。
基础解释
亦作“鼠遯”。像鼠一样逃窜隐伏。
引证解释
⒈亦作“鼠遯”。像鼠一样逃窜隐伏。引唐杜牧《上宣州高大夫书》:“为弟子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唐李不纲,朱晃乘时盗国,一时公卿大夫,迫於凶威,鱼伏鼠遯,能全节者无几。”
网络解释
鼠遁鼠遁是一个词语,亦作“鼠遯”。像鼠一样逃窜隐伏。
综合释义
亦作“鼠遯”。像鼠一样逃窜隐伏。唐杜牧《上宣州高大夫书》:“为弟子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唐李不纲,朱晃乘时盗国,一时公卿大夫,迫於凶威,鱼伏鼠遯,能全节者无几。”像鼠一样逃窜隐伏。
汉语大词典
亦作“鼠遁”。像鼠一样逃窜隐伏。唐杜牧《上宣州高大夫书》:“为弟子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唐李不纲,朱晃乘时盗国,一时公卿大夫,迫于凶威,鱼伏鼠遁,能全节者无几。”
其他释义
1.亦作'鼠遯'。2.像鼠一样逃窜隐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