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造化之力;教化之权。语本《史记.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裴骃集解引崔浩曰:'以钧制器万殊,故如造化也。'教化普及。
基础解释
造化之力;教化之权。语本《史记.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裴骃集解引崔浩曰:/'以钧制器万殊,故如造化也。/'教化普及。
引证解释
⒈造化之力;教化之权。引语本《史记·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於陶钧之上。”裴骃集解引崔浩曰:“以钧制器万殊,故如造化也。”宋陆游《谢梁右相启》:“此盖伏遇某官身扶昌运,手斡化钧。”宋范成大《水龙吟·寿留寺》词:“黄扉紫闥,化钧高钞,风霆挥扫。”明李东阳《任贤》诗:“臣心欲効慙无力,勉为吾皇赞化钧。”⒉教化普及。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周振甫注:“化钧;化均,教化普遍,指风俗淳朴,有不教而化的意思。”
网络解释
化钧化钧是一个汉语词语,
综合释义
教化普及。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周振甫注:“化钧;化均,教化普遍,指风俗淳朴,有不教而化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
(1).造化之力;教化之权。语本《史记·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裴骃集解引崔浩曰:“以钧制器万殊,故如造化也。”宋陆游《谢梁右相启》:“此盖伏遇某官身扶昌运,手斡化钧。”宋范成大《水龙吟·寿留寺》词:“黄扉紫闼,化钧高钞,风霆挥扫。”明李东阳《任贤》诗:“臣心欲效惭无力,勉为吾皇赞化钧。”(2).教化普及。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时序》:“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周振甫注:“化钧;化均,教化普遍,指风俗淳朴,有不教而化的意思。”
其他释义
1.造化之力;教化之权。语本《史记.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裴骃集解引崔浩曰:'以钧制器万殊,故如造化也。'2.教化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