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眉睫
méi jié

【拼音】:méi jié

【注音】:ㄇㄟˊㄐ一ㄝˊ

【结构】:眉(半包围结构)睫(左右结构)

【简体】:眉睫

【繁体】:眉睫

字义分解
眉睫的解释
词语解释
眉睫méijié。(1)眉毛和睫毛;比喻近在眼前。眉睫[méijié]⒈眉毛和睫毛;比喻近在眼前。英asclosetotheeyeastheeyebrowsandeyelashes;
基础解释
(名)眉毛和眼睫毛,比喻近在眼前:事情迫在~(时间紧迫)。
引证解释
⒈眉毛和睫毛。亦泛指人的形貌。引《庄子·庚桑楚》:“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孔丛子·抗志》:“有龙穆者,徒好饰弄辞説,观於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宋司马光《和吴冲卿崇文宿直并寄邵不疑》:“细蝇绕眉睫,驱吓不可攘。”叶圣陶《穷愁》:“松母喜溢眉睫,额手言曰:‘岂松儿已释归耶?’”⒉指人的脸色、眼色。引《魏书·崔亮传》:“亮曰:‘弟妹飢寒,岂可独饱?自可观书於市,安能看人眉睫乎!’”⒊比喻切近。引《韩非子·用人》:“不去眉睫之祸,而慕賁育之死。”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诗:“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清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他极力抑制着自己的激动,想冷静地分析一下这迫在眉睫的紧张情况。”⒋比喻细小。引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段相文昌性介狭,燕席宾客有眉睫之失,必致怪讶。”
网络解释
眉睫眉睫:图书策划人、独立学者
释义
1、眉毛和睫毛,泛指人的形象。2.指人的脸色、眼色。3、亦指迫近。4.比喻细小。
综合释义
眉毛和睫毛。亦泛指人的形貌。《庄子·庚桑楚》:“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孔丛子·抗志》:“有龙穆者,徒好饰弄辞説,观於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宋司马光《和吴冲卿崇文宿直并寄邵不疑》:“细蝇绕眉睫,驱吓不可攘。”叶圣陶《穷愁》:“松母喜溢眉睫,额手言曰:‘岂松儿已释归耶?’”指人的脸色、眼色。《魏书·崔亮传》:“亮曰:‘弟妹飢寒,岂可独饱?自可观书於市,安能看人眉睫乎!’”比喻切近。《韩非子·用人》:“不去眉睫之祸,而慕賁育之死。”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诗:“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清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他极力抑制着自己的激动,想冷静地分析一下这迫在眉睫的紧张情况。”比喻细小。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段相文昌性介狭,燕席宾客有眉睫之失,必致怪讶。”
网友释义
眉睫,原名梅杰,湖北黄梅人。著有《朗山笔记》《关于废名》《现代文学史料探微》《文学史上的失踪者》、《废名先生》、《童书识小录》、《而立小集》、《梅光迪年谱》,编有《许君远文存》《梅光迪文存》《绮情楼杂记》《文学演讲集》《蕙芳日记·芸兰日记》《醒睡录》等。2004年开始在《中国图书评论》《书屋》《新文学史料》《博览群书》《鲁迅研究月刊》《粤海风》《出版人》《出版广角》《全国新书目》《文艺报》《上海新书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香港文汇报》《新京报》《藏书报》《崇文》《开卷》《诗评人》《书脉》《学位》《闲话》《译林书评》《青春潮》《中国联合商报》等发表数百篇学术书评、文史随笔。
汉语大词典
(1).眉毛和睫毛。亦泛指人的形貌。《庄子·庚桑楚》:“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孔丛子·抗志》:“有龙穆者,徒好饰弄辞说,观于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宋司马光《和吴冲卿崇文宿直并寄邵不疑》:“细蝇绕眉睫,驱吓不可攘。”叶圣陶《穷愁》:“松母喜溢眉睫,额手言曰:‘岂松儿已释归耶?’”(2).指人的脸色、眼色。《魏书·崔亮传》:“亮曰:‘弟妹饥寒,岂可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3).比喻切近。《韩非子·用人》:“不去眉睫之祸,而慕贲育之死。”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诗:“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清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他极力抑制着自己的激动,想冷静地分析一下这迫在眉睫的紧张情况。”(4).比喻细小。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段相文昌性介狭,燕席宾客有眉睫之失,必致怪讶。”
国语辞典
眉毛和睫毛。比喻近在眼前。引申为紧迫,如:「事情已到眉睫之际,不可再拖了。」眉睫[méijié]⒈眉毛和睫毛。比喻近在眼前。引申为紧迫。例如:「事情已到眉睫之际,不可再拖了。」英语eyebrowsandeyelashes,nearby德语nah,nahebei法语sourcilsetcils,proche
其他释义
眉毛和眼睫毛。形容切近眼前:眉睫之祸|迫在眉睫。
近反义词
眉睫造句
1.考试已迫在眉睫,你还不抓紧复习?
2.考试就近在眉睫了,你还不抓紧时间学习!
3.现在的严峻形势已经迫在眉睫了。
4.新生入学迫在眉睫,学校正抓紧准备。
5.科学家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拯救大自然迫在眉睫
6.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一天天减少,拯救濒危物种迫在眉睫
7.当打击迫在眉睫时,我一下子就跳到了一边。
8.现在失去她的可能已迫在眉睫
9.他不相信战争已迫在眉睫
10.都市固体废物亦是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
眉睫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