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疏隔
shū gé

【拼音】:shū gé

【注音】:ㄕㄨㄍㄜˊ

【结构】:疏(左右结构)隔(左右结构)

【简体】:疏隔

【繁体】:疏隔

字义分解
疏隔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疎隔'。亦作'踈隔'。2.疏远隔绝;分离。
基础解释
亦作/'疎隔/'。亦作/'踈隔/'。疏远隔绝;分离。
引证解释
⒈亦作“疎隔”。亦作“踈隔”。疏远隔绝;分离。引《晋书·范宁传》:“王国寳,宁之甥也,以諂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唐沉千运《感怀弟妹》诗:“骨肉能几人,年大自踈隔。”踈隔,一本作“疎隔”。宋柳永《浪淘沙》词:“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明史·郑履淳传》:“万众惶惶,皆谓羣小侮常,明良疎隔。”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或者又怕,解放以后,父子间要疏隔了。”
网络解释
疏隔“疏隔”一词出自《晋书·范宁传》,释义为:疏远隔绝;分离。
综合释义
亦作“疎隔”。亦作“踈隔”。疏远隔绝;分离。《晋书·范宁传》:“王国寳,宁之甥也,以諂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唐沉千运《感怀弟妹》诗:“骨肉能几人,年大自踈隔。”踈隔,一本作“疎隔”。宋柳永《浪淘沙》词:“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明史·郑履淳传》:“万众惶惶,皆谓羣小侮常,明良疎隔。”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或者又怕,解放以后,父子间要疏隔了。”疏隔[shūgé]两地相隔,距离很远,至音讯不通。《晋书.卷七五.范汪传》:「乃相驱扇,因被疏隔。」唐.沈千运〈感怀弟妹〉诗:「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
汉语大词典
亦作“疏隔”。亦作“疏隔”。疏远隔绝;分离。《晋书·范宁传》:“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唐沈千运《感怀弟妹》诗:“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疏隔,一本作“疏隔”。宋柳永《浪淘沙》词:“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明史·郑履淳传》:“万众惶惶,皆谓群小侮常,明良疏隔。”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或者又怕,解放以后,父子间要疏隔了。”
国语辞典
两地相隔,距离很远,至音讯不通。
辞典修订版
两地相隔,距离很远,至音讯不通。《晋书.卷七五.范汪传》:「乃相驱扇,因被疏隔。」唐.沈千运〈感怀弟妹〉诗:「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
疏隔造句
1.是这渺茫江边淡泊的天,是这映红了的叶子疏疏隔着雾,是乡愁,是这许多说不出的寂寞,还是这条独自转着来去的山路?林徽因 
疏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