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些物像又像幽灵般地在纸上水墨里若隐若现,宣纸上那斑斑点点、泼墨淋漓中满是苦吟诗人般的愁肠百结。
2.像豪放飘逸的李白,像盘马弯弓、亲历战阵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其侠气雄心或可理解;但是就连一些“苦吟派”。
3.非为矜才炫博,堆砌词藻,捻须苦吟,闲作联字之游戏也。
4.我深知自己不属于“倚马可待”式的人,但愿效法“捻断胡须,推敲苦吟”者。
5.实际上,李贺也有过类似的努力,但实验和混闹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李贺是如何苦吟。
6.别人写诗要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东坡则多是信手拈来。
7.只能请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
8.他们极端苦吟的创作态度、奇涩精警的五律体制、清寒幽僻的艺术旨趣,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在唐宋以还的诗论之中,主张随物应机、情景适会的创造方式的人很多,这些人有意识地批评、否定苦吟力索的构思方式,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诗论的一个传统。
10.好文笔,不过很锥心,即便是苦吟派诗人贾岛,应该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