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馄饨
hún tun

【拼音】:hún tun

【注音】:ㄏㄨㄣˊ˙ㄊㄨㄣ

【结构】:馄(左右结构)饨(左右结构)

【简体】:馄饨

【繁体】:餛飩

字义分解
馄饨的解释
词语解释
馄饨húntun。(1)  以面团皮包裹馅心后,放在汤水中煮熟,和汤同时食用。馄饨[húntun]⒈以面团皮包裹馅心后,放在汤水中煮熟,和汤同时食用。英dumplingwonton;
网络解释
馄饨馄饨是一个汉语词汇,汉语拼音是húntún或者húntun轻声;粤语:wɐn3tɐn1,音同“云吞”;山东话:húndùn;英文名:Wonton、Huntun)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一道民间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
汉语大词典
亦作“餫饨”。(1).一种面食。用薄面片包馅做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汤肥,可以瀹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痢》:“水谷痢、小儿疳痢,﹝樗白皮﹞并水和作餫饨煮食。”《水浒传》第三回:“郑屠道:‘却才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冬至》:“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第二章:“皮皮,你们要是遇见了馄饨担子,就叫他挑到我这儿来,我要吃馄饨。”(2).指馒头。明谢肇浙《五杂俎·物部三》:“饼,面餈也。《方言》谓之馄饨,又谓之餦。然馄饨即今馒头耳,非饼也。京师谓之馍馍。”(3).用来渡水的浮囊。清余庆远《维西见闻记》:“馄饨,即《元史》所载革囊也。不去毛而趸剥羖皮,扎三足,一足嘘气其中,令饱胀,扎之,骑以渡水,本蒙古渡水之法,曰皮馄饨。”
国语辞典
一种用面粉做成薄皮,内包肉馅,煮熟后可食用的食品。馄饨[húndun]⒈一种用面粉做成薄皮,内包肉馅,煮熟后可食用的食品。
辞典修订版
一种用面粉做成薄皮,内包肉馅,煮熟后可食用的食品。也称为「扁食」、「匾食」、「鹘突」、「抄手」、「云吞」。
辞典简编版
一种用薄面皮包肉馅的食品。 【造句】馄饨是弟弟最喜欢吃的点心。 △扁食、匾食、鹘突、抄手、云吞
近反义词
馄饨造句
1.当然,这两种传说无非是附会而已,吃馄饨时说说这种掌故,则自有一种乐趣。
2.这是该书第三章中何氏馄饨初登场,数千字后,方交代卖馄饨的老头叫何三七,是雁荡派的高手。
3.在粤菜,虾填补馄饨是最常见的送达细面,使云吞面。
4.只待那船到了江心,试问你是要吃馄饨还是要吃板刀面!
5.第一次亲手包馄饨,兴趣盎然。
6.在上海老饕心里,小笼包的最佳搭档就是小馄饨或蛋皮血汤,乐新皇朝希望给吃客们更多选择。
7.鲜肉小馄饨,汉族小吃,是用鲜肉调味后作馅制作的小馄饨,汤鲜味美,皮滑馅丰。
8.陈级也收得有家人,只是这些人到底是真心学艺抑或意在依草附木、曳裾王门,陈级自己是哑巴吃馄饨——心里有数,这时听得段义如此说话,那正是最厉害的讽刺。
9.等我们吃完西瓜,母亲就会收起瓜皮,切成馄饨皮大小,削去残留的瓜瓤,将白嫩青翠的瓜皮冲洗后摊放在篾箩里晾上半晌。
10.如一般中级饭馆则刻“喜庆宴会”、“应时小卖”、“随意便酌”等,如中型较有名气的饭馆则突出了本号特点,招牌有“姑苏烧饼”、“美味馄饨”等。
馄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