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公德gōngdé。(1)有关社会公众的安宁和幸福的行为,如不破坏公物。(2)公共品德;公共道德方面的品质。公德[gōngdé]⒈有关社会公众的安宁和幸福的行为,如不破坏公物。英socialmorality;⒉公共品德;公共道德方面的品质。英socialethics;
基础解释
(名)公共道德。
引证解释
⒈即功德。公,通“功”。引《隶释·汉中常侍樊安碑》:“以公德加位特进。”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今小女无恙,时诵公德。”⒉公共道德。引梁启超《新民论》五:“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⒊复姓。春秋时郑国有公德氏,见《路史》。
网络解释
公德公德,拼音是gōngdé,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安宁和幸福的行为,如不破坏公物。出自《隶释·汉中常侍樊安碑》。
综合释义
即功德。公,通“功”。《隶释·汉中常侍樊安碑》:“以公德加位特进。”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今小女无恙,时诵公德。”公共道德。梁启超《新民论》五:“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复姓。春秋时郑国有公德氏,见《路史》。
网友释义
公德,拼音是gōngdé,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安宁和幸福的行为,如不破坏公物。出自《隶释·汉中常侍樊安碑》。
汉语大词典
(1).即功德。公,通“功”。《隶释·汉中常侍樊安碑》:“以公德加位特进。”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今小女无恙,时诵公德。”(2).公共道德。梁启超《新民论》五:“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3).复姓。春秋时郑国有公德氏,见《路史》。
国语辞典
关于社会公众安宁幸福的道德,如:「国人常犯只重私德不重公德的毛病。」公德[gōngdé]⒈关于社会公众安宁幸福的道德。例如:「国人常犯只重私德不重公德的毛病。」反私德英语publicethics,socialmorality法语éthiquepublique,moralitésociale
辞典简编版
全体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顾及公众利益时,所应遵循的道德。 【造句】教育儿童公德观念,是家长与学校共同的工作。
其他释义
公共道德:讲~ㄧ社会~。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