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还笔
hái bǐ

【拼音】:hái bǐ

【注音】:ㄏㄞˊㄅ一ˇ

【结构】:还(半包围结构)笔(上下结构)

【繁体】:還筆

字义分解
还笔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后以'还笔'为才尽之典。
基础解释
以/'还笔/'为才尽之典。
引证解释
⒈后以“还笔”为才尽之典。引《南史·江淹传》:“又尝宿於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文通裂锦还笔,入梦以来,便无佳句,人谓才尽。”
网络解释
还笔háibǐㄏㄞˊㄅㄧˇ还笔(还笔)
综合释义
《南史·江淹传》:“又尝宿於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后以“还笔”为才尽之典。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文通裂锦还笔,入梦以来,便无佳句,人谓才尽。”以'还笔'为才尽之典。《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网友释义
háibǐㄏㄞˊㄅㄧˇ还笔(还笔)《南史·江淹传》:“又尝宿於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后以“还笔”为才尽之典。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文通裂锦还笔,入梦以来,便无佳句,人谓才尽。
汉语大词典
《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后以“还笔”为才尽之典。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文通裂锦还笔,入梦以来,便无佳句,人谓才尽。”
其他释义
1.《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后以'还笔'为才尽之典。
还笔造句
1.同时,闲暇之余,他还笔耕不辍,潜心钻研书法艺术,寒暑易节,十年磨剑,他的作品开始见诸报端,并在各种书法大赛中获奖。
2.医生断言,她活不过三年,而张红就这么扛过来了,几乎丧失全部行动能力的她,还“笔耕不辍”,每天800字。
3.黑狗又开始寻找发声的人,扭头一看发现原本应该晕在椅子上的召鸿羽醒了过来,还笔笔直直的站在椅子面前,“你,你不应该是晕倒了吗?怎么会醒过来!”。(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3938/造句)网
还笔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