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蘸墨挥笔。染笔[rǎnbǐ]⒈蘸墨挥笔。
引证解释
⒈蘸墨挥笔。参见“染毫”。引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尔今可画作七星,当隐约示其首向,子良因染笔作七星形。”
网络解释
染笔染笔
综合释义
蘸墨挥笔。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尔今可画作七星,当隐约示其首向,子良因染笔作七星形。”参见“染毫”。
网友释义
染笔rǎnbǐ蘸墨挥笔。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尔今可画作七星,当隐约示其首向,子良因染笔作七星形。”参见“染毫”。
汉语大词典
蘸墨挥笔。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尔今可画作七星,当隐约示其首向,子良因染笔作七星形。”参见“染毫”。《汉语大词典》:染毫 拼音:rǎnháo濡墨挥笔。指作诗、文、书、画等。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顾骏之》:“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禹锡述旧言怀赠二君子》诗:“染毫东国素,濡印锦溪砂。”清姚鼐《游赡园和香亭》诗:“暇日聊陈宴,临风一染毫。”
其他释义
1.蘸墨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