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炼石补天
liàn shí bǔ tiān

【拼音】:liàn shí bǔ tiān

【注音】:ㄌ一ㄢˋㄕˊㄅㄨˇㄊ一ㄢ

【词性】:成语。

【简体】:炼石补天

【繁体】:煉石補天

字义分解
炼石补天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神话传说。上古之时,天破地裂,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语本《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基础解释
古代神话传说。上古之时,天破地裂,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语本《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引证解释
⒈后常以“鍊石补天”表示竭力挽回颓势或弥补缺陷。引语本《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於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补苍天。”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媧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宋苏轼《十二琴铭》:“炼石补天之年,截匏比竹之音,虽不可得见,吾知古之犹今。”《红楼梦》第一回:“那女媧氏炼石补天之时,於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按,清赵翼《陔馀丛考·炼石补天》谓五金有青黄赤白黑五色,皆生于石中,女娲氏以火煅炼而出。炼五色石即炼五金。女娲氏始通炼金之术,其后器用泉货,无一不需于此,实所以补天事之缺。鍊石補天:古代神话传说。《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於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六四极。”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天后,鍊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明何景明《赠吕子迁左给事中》诗:“衔沙填海志,鍊石补天情。”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僉日离恨天中,发此真实具足语,白甫此笔真有鍊石补天之妙。”
汉语大词典
古代神话传说。上古之时,天破地裂,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语本《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鍊五色石以补苍天。”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宋苏轼《十二琴铭》:“炼石补天之年,截匏比竹之音,虽不可得见,吾知古之犹今。”《红楼梦》第一回:“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按,清赵翼《陔馀丛考·炼石补天》谓五金有青黄赤白黑五色,皆生于石中,女娲氏以火煅炼而出。炼五色石即炼五金。女娲氏始通炼金之术,其后器用泉货,无一不需于此,实所以补天事之缺。鍊石补天:古代神话传说。《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六四极。”后常以“鍊石补天”表示竭力挽回颓势或弥补缺陷。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天后,鍊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明何景明《赠吕子迁左给事中》:“衔沙填海志,鍊石补天情。”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佥日离恨天中,发此真实具足语,白甫此笔真有鍊石补天之妙。”
国语辞典
古代神话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参见「炼石补天」条。
辞典修订版
古代神话中,女娲链五色石以补苍天。参见「链石补天」条。《红楼梦.第一回》:「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古代神话中,女娲链五色石以补苍天。见链石补天条。红楼梦˙第一回: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其他释义
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典故
盘古老祖宗开天辟地之后,女娲老奶奶继成皇位,她的儿女们在大地上幸福美满地生活着。然而,人类并未从此安枕无忧。,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乃是水之精华所生。他对女娲坐上皇位十分不满,于是就兴风作浪,向女娲示威挑衅。,女娲娇颜大怒,出演巾帼不让须眉的好戏。她令助手——火神祝融迎战。祝融乃是天火化孕而成,与共工是死对头,彼此都容不下对方。,经过“水火不容”的殊死搏斗,“浩浩洪水奔流不息,熊熊烈火燃烧不灭”。这场烽火争斗几万年,互相损失惨巨,两败俱伤。共工大败,恼羞成怒、没处撒气的他将擎天柱——不周山撞折。在这场权利之争中,火神祝融被不周山砸灭元神;共工大伤,逃到天边隐匿起来。,不周山被触断,霎时天塌地陷,天倒下半边,出现一个大窟窿;地也陷出许多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的大灾难。女娲看见她的子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失去生存条件,四处逃生难,痛心无比。她决心要终止这场灾难,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解脱儿女们的灾难。于是,开始争分夺秒地炼石补天。她辛辛苦苦地四处寻找,遍涉群山,最后选择水足石多的天台山。她挑选出许多五彩缤纷的石头,把它们放在熔炉里熔化。,女娲在山上勤炼九九八十一天,炼出一块厚十二丈、宽二十四丈的五色巨石。于是依照此法,用整整四年时间,炼出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石,连同前面的那块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众神仙和众将官都帮女娲补天。他们不停地补呀补呀,九天九夜过去,天空终于被补好。大地放晴,天边出现五色云霞(据说现在雨过天晴后出现的彩霞,就是当年女娲用五彩石炼成的)。女娲接着收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填平地上洪水泛流的沟壑。,补好天地,天空比以前更灿烂绚丽,女娲很欣慰地微笑起来。可她还是不放心,便从东海捉来万年巨龟,斩下它的四足用作擎天柱,分别竖在大地的四角,支撑住天地的四方。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炼石补天造句
1.一个超级大盗,在找到女娲炼石补天所用的炼魂鼎时,一道紫雷,把他劈到了一个缘器的世界,炼魂鼎成为了他的缘器。
2.混沌之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起源之说,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3.这里是神话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断鳌立极、耕稼畜牲,制作笙簧、通婚立仪的地方。
4.共工心知,自己所犯下的罪责如此之大,现已陷大地子民于不复之浩劫,唯有炼石补天方能解救危机。
5.天地玄黄初开,万物应运而生;六道轮回有数,阴阳交替而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后羿蓄弓射日。
6.传说女娲在此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给世人留下了美好的形象。
7.古公??微微皱眉,黎山相传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地方,历来就是猛兽盘旋,妖怪出没,奇才异能的修士也不知有多少。
8.综合各种根据,我们似乎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向世人宣布:竹山是最有可能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竹山应该成为女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心之一!
9.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
10.女娲炼石补天,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炼石补天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