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东晋时成汉范贤的自称。贤字长生。曾注《周易》。蜀才[shǔcái]⒈东晋时成汉范贤的自称。贤字长生。曾注《周易》。
基础解释
东晋时成汉范贤的自称。贤字长生。曾注《周易》。
引证解释
⒈东晋时成汉范贤的自称。贤字长生。曾注《周易》。参阅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易》有蜀才注,江南学士,遂不知是何人……而《李蜀书》一名《汉之书》,云姓范,名长生,自称蜀才。”
网络解释
蜀才蜀才是汉语词语,拼音为shǔcái,指东晋时成汉范贤的自称。
综合释义
东晋时成汉范贤的自称。贤字长生。曾注《周易》。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易》有蜀才注,江南学士,遂不知是何人……而《李蜀书》一名《汉之书》,云姓范,名长生,自称蜀才。”参阅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
网友释义
蜀才(shǔcái),东晋时成汉范贤的自称。
汉语大词典
东晋时成汉范贤的自称。贤字长生。曾注《周易》。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易》有蜀才注,江南学士,遂不知是何人……而《李蜀书》一名《汉之书》,云姓范,名长生,自称蜀才。”参阅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