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在火供前一天去世,我意识到他诚然是我的一位恩人,所以我将他作为我的一位冤亲债主而列其名入名单。
2.有些冤亲债主听了佛法劝导,他就算了,不再找麻烦;有些很执着,非报仇不可。
3.转而渐渐领会,要界定谁是我的冤亲债主是不可能的。
4.在名单中加入一些名字时,我很快开始发觉要决定谁是我们的冤亲债主是多麽的复杂。
5.盼望的需求方面又分为六类,分别是:健康舒适、顺利完成发展任务、改善外在条件、推己及人、从事活动、冤亲债主远离。
6.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以此功德,回向弟子历代先祖、冤亲债主,离苦得乐。
7.大约三个月前,我请示林钰堂博士是否可以为我的冤亲债主做一次火供。
8.令我们所有的人的冤亲债主,也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9.我们无法了知我们所有的冤亲债主。
10.总之,我们的冤亲债主名单是永无止境的:每一个肉被我们吃,或奶被我们喝的动物,对我们来讲都是一个冤亲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