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大饥
dà jī

【拼音】:dà jī

【注音】:ㄉㄚˋㄐ一

【结构】:大(独体结构)饥(左右结构)

【繁体】:大飢

字义分解
大饥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大飢”。大饥荒;严重的饥荒大饥[dàjī]⒈见“大饥”。
基础解释
大饥荒;严重的饥荒。
引证解释
⒈见“大饥”。亦作“大飢”。大饥荒;严重的饥荒。引《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大饥,戎伐其西南。”《公羊传·襄公二十四年》:“大饥。”何休注:“有死伤曰大饥,无死伤曰饥。”《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为大饥。”《吕氏春秋·上农》:“因胥岁不举銍艾,数夺民时,大饥乃来。”宋苏轼《东坡志林·冢中弃儿吸蟾气》:“富彦国在青社,河北大飢,民争归之。”
网络解释
大饥大饥,汉语词汇,出自《左传·文公十六年》等书,释义为大饥荒。
综合释义
亦作“大飢”。大饥荒;严重的饥荒。《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大饥,戎伐其西南。”《公羊传·襄公二十四年》:“大饥。”何休注:“有死伤曰大饥,无死伤曰饥。”《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为大饥。”《吕氏春秋·上农》:“因胥岁不举銍艾,数夺民时,大饥乃来。”宋苏轼《东坡志林·冢中弃儿吸蟾气》:“富彦国在青社,河北大飢,民争归之。”
汉语大词典
亦作“大饥”。大饥荒;严重的饥荒。《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大饥,戎伐其西南。”《公羊传·襄公二十四年》:“大饥。”何休注:“有死伤曰大饥,无死伤曰饥。”《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为大饥。”《吕氏春秋·上农》:“因胥岁不举铚艾,数夺民时,大饥乃来。”宋苏轼《东坡志林·冢中弃儿吸蟾气》:“富彦国在青社,河北大饥,民争归之。”
其他释义
1.见'大饥'。
大饥造句
1.就像大多数农民在包干到户以前日子很苦,但他们并不怎么觉得苦,因为更苦的大饥荒时代还记忆犹新,更惨的地富反坏右随处可见。
2.到了某一个关节点,人们再也无法继续对大清洗,大饥荒和古拉格作辩解,把它们说成只是在实现他们真正的理想之前所发生的某种不幸的曲折而已。
3.大丰朝三十八年,中州大饥荒致使饿殍遍野,主人公叶凡是年十岁,父母俱亡,他靠着一点点的观音土苟延残喘。
4.他说由于苏联的农业掠夺造成的乌克兰大饥荒死人是被夸大了。他还恶毒地、恬不知耻地声称:“你要做个蛋饼,还能不先打碎几个鸡蛋?”。
5.东坡料定明岁必然大饥,因又奏请朝廷,免上贡米一半,又多乞度牒,预先籴米,以备明年出粜。
6.前几年并州大饥,刺史东嬴公司马腾,用建威将军阎粹之计议,掠卖胡人,充作军费,石勒就是这批奴隶之一。
7.但是,放荡的生活耗尽了他一切的财富,并且一场大饥荒使他不得不为一个养猪人工作。
8.当时日本刚刚遭受了大饥荒和霍乱的侵袭,八代将军德川吉宗为了悼念死者、驱赶恶灵,在隅田川上举行水神祭与施饿鬼会,与此同时两国桥附近也会施放烟火。
9.要想让经历过大饥荒的一代人将脂肪和肉视为寇仇,可能并非易事。
10.正赶上“是岁大饥”,大饥荒中,“沿海居民赖之以不死”,牛家暴富了不算,跟着他跑生意的人也都发了财,“咸利之”。
大饥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