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士众
shì zhòng

【拼音】:shì zhòng

【注音】:ㄕˋㄓㄨㄥˋ

【结构】:士(独体结构)众(上下结构)

【繁体】:士眾

字义分解
士众的解释
词语解释
众士兵。指部队的普通战斗成员。士众[shìzhòng]⒈众士兵。指部队的普通战斗成员。
引证解释
⒈众士兵。指部队的普通战斗成员。引《穀梁传·昭公八年》:“禽虽多,天子取三十焉,其餘与士众。”《孔子家语·相鲁》:“费人攻之,及臺侧,孔子命申句须、乐倾勒士众下伐之,费人北,遂隳三都之城。”《三国志·蜀志·法正传》:“郑度説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穀是资,军无輜重。’”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蕃兵大呼,士众鼓而前。”
网络解释
士众士众,汉语词汇。
释义
指部队的普通战斗成员,
综合释义
众士兵。指部队的普通战斗成员。《穀梁传·昭公八年》:“禽虽多,天子取三十焉,其餘与士众。”《孔子家语·相鲁》:“费人攻之,及臺侧,孔子命申句须、乐倾勒士众下伐之,费人北,遂隳三都之城。”《三国志·蜀志·法正传》:“郑度説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穀是资,军无輜重。’”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蕃兵大呼,士众鼓而前。”
网友释义
士众,拼音是shìzhòng,释义是指部队的普通战斗成员,出处是《谷梁传·昭公八年》。
汉语大词典
众士兵。指部队的普通战斗成员。《谷梁传·昭公八年》:“禽虽多,天子取三十焉,其馀与士众。”《孔子家语·相鲁》:“费人攻之,及台侧,孔子命申句须、乐倾勒士众下伐之,费人北,遂隳三都之城。”《三国志·蜀志·法正传》:“郑度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蕃兵大呼,士众鼓而前。”
其他释义
1.众士兵。指部队的普通战斗成员。
士众造句
1.持百姓之命,苞山泽之饶,主士众之力,而功不存乎身,名不显于世者,乃统理之非也。
2.我期待国企“老大”能身先士众,建立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跟进、递进机制,提高职工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整个国民经济起到示范作用。
3.遥忆当年,遍地狼烟。贼寇狂狷,生灵涂炭。仁人志士,众手补天。铁骨铮铮,浩气绵绵。卫我民族,奋勇向前。国耻日,铭记历史,书炎黄新篇!
4.盛宣干有羞花闭月之容,常从容淡静,好女装,言谈举止均存女儿态,乃京城人士,众皆称之伪娘。
5.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6.在元彪、张学友、郑则士众星捧月之下,李连杰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大师风范黄飞鸿。
7.苟遣一介,赐之折简,敢不承命!何必远辱士众,亲临下籓!婢婢资性愚僻,惟嗜读书,先赞普授以籓维,诚为非据,夙夜惭惕,惟求退居。
8.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9.艾受命忘身,束马悬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
10.艾受命忘身,束马县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
士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