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一定不移
yī dìng bù yí

【拼音】:yī dìng bù yí

【繁体】:一定不移

【拼音】:yī dìng bù yí

字义分解
一定不移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见“一定不易”。一定不移[yīdìngbùyí]⒈见“一定不易”。
基础解释
见“[[一定不易]]”。
引证解释
⒈见“一定不易”。
综合释义
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同“一定不易”。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的道理。◎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一定不移[yīdìngbùyí]修订本参考资料:事理正确无误,不容变更。见一定不易条。老残游记˙第十回: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移的道理。
网友释义
一定不移,成语,作谓语、定语,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同“一定不易”。出自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至于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汉语大词典
见“一定不易”。《汉语大词典》:一定不易  拼音:yídìngbùyì《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后因以“一定不易”谓既经确定不可改变或事理正确不可改动。明陶宗仪《辍耕录·古铜器》:“商器质素无文,周器雕篆细密,此固一定不易之论。”亦作“一定不移”。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至于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老残游记》第十回:“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移的道理。”
国语辞典
⒈ 事理正确无误,不容变更。参见「一定不易」条。引:《老残游记·第一〇回》:「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移的道理。」一定不移[yīdìngbùyí]⒈事理正确无误,不容变更。参见「一定不易」条。引《老残游记·第一〇回》:「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移的道理。」成语解释一定不移
辞典修订版
事理正确无误,不容变更。参见「一定不易」条。《老残游记.第一零回》:「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移的道理。」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事理正确无误,不容变更。见一定不易条。老残游记˙第十回: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移的道理。
其他释义
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同“一定不易”。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至于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一定不移造句
1.譬如种树的,为因则开花,结实则为果;种何等树,则得何等果,这也一定不移之理。
2.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移的道理。◎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
一定不移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