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休宁
xiū níng

【拼音】:xiū níng

【繁体】:休寧

【拼音】:xiū níng

字义分解
休宁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安宁也。《史记·律书》:「结合通使,休宁北陲。」2.今县名。属安徽省,在歙县西。隋置,清属徽州府。物产以茶叶及木材为大宗,县东南之屯溪镇为闻名茶市。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徽州府》:「休宁县,本歙县地,三国吴析置休阳县,后以景帝讳,改曰海阳。晋曰海宁,属新安郡,梁属新宁郡。隋开皇十八年,敕曰休宁,属婺州。」;《清史稿·地理志》:「安徽。徽州府。县六,休宁。」休宁[xiūníng]⒈安宁。
基础解释
安宁。
引证解释
⒈ 安宁。引:《史记·律书》:“结和通使,休寧北陲。”宋范仲淹《宋故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神道碑铭》:“中外共治,休寧八区。”⒈安宁。引《史记·律书》:“结和通使,休寧北陲。”宋范仲淹《宋故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神道碑铭》:“中外共治,休寧八区。”
综合释义
安宁。《史记·律书》:“结和通使,休寧北陲。”宋范仲淹《宋故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神道碑铭》:“中外共治,休寧八区。”安宁也。《史记·律书》:「结合通使,休宁北陲。」今县名。属安徽省,在歙县西。隋置,清属徽州府。物产以茶叶及木材为大宗,县东南之屯溪镇为闻名茶市。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徽州府》:「休宁县,本歙县地,三国吴析置休阳县,后以景帝讳,改曰海阳。晋曰海宁,属新安郡,梁属新宁郡。隋开皇十八年,敕曰休宁,属婺州。」;《清史稿·地理志》:「安徽。徽州府。县六,休宁。」
汉语大词典
安宁。《史记·律书》:“结和通使,休宁北陲。”宋范仲淹《宋故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神道碑铭》:“中外共治,休宁八区。”
其他释义
1.安宁。
休宁造句
1.研究表明,休宁县中草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2.主要产地有休宁、歙县、施德、绩溪、宁国等地。
3.商山是休宁县古时的一个村落,现为乡政府所在地。
4.范克平说,宋高宗鉴于内忧外患,听取臣下柬言,礼聘山西平阳府洪铜县太和观道长裴休宁到京城传授兵丁武艺。
5.据江淮晨报报道,合作化路高架桥补建的休宁路匝道将放开手脚,施工向“空中”延伸。
6.休宁五城镇人黄科说,镇上几百年的贞节牌坊,被汪建设带人强行挖走。
7.这是休宁县业主邵万兴的纬税票,票上记录了邵的土地面积和赋税额,并写有丈量人、书写人、画图人的姓名。
8.皓月当空,让整个休宁地界银装素裹。
9.娘亲江婉儿又狠不下心去管教他,整日在休宁县市井厮混,沾惹了不少痞气,更是一群孩子王。
10.歙砚产自古代歙州,也就是今天江西婺源和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等地,其中以江西婺源的龙尾砚质量最好。
休宁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