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宛叶
wǎn yè

【拼音】:wǎn yè

【繁体】:宛葉

字义分解
宛叶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南阳;叶,在今叶县南。宛叶[wǎnyè]⒈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南阳;叶,在今叶县南。
基础解释
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南阳;叶,在今叶县南。
引证解释
⒈ 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南阳;叶,在今叶县南。引:《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之出滎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復入保成皋。”南朝梁简文帝《慈觉寺碑》:“未若樊川之邦,宛叶之境。”唐贾至《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诗:“宛叶遍蓬蒿,樊邓无良畴。”宋沉辽《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原韵戏为之》:“谓如伯升勇,扬兵开宛叶。”⒈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南阳;叶,在今叶县南。引《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之出滎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復入保成皋。”南朝梁简文帝《慈觉寺碑》:“未若樊川之邦,宛叶之境。”唐贾至《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诗:“宛叶遍蓬蒿,樊邓无良畴。”宋沉辽《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原韵戏为之》:“谓如伯升勇,扬兵开宛叶。”
综合释义
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南阳;叶,在今叶县南。《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之出滎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復入保成皋。”南朝梁简文帝《慈觉寺碑》:“未若樊川之邦,宛叶之境。”唐贾至《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诗:“宛叶遍蓬蒿,樊邓无良畴。”宋沉辽《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原韵戏为之》:“谓如伯升勇,扬兵开宛叶。”
汉语大词典
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南阳;叶,在今叶县南。《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之出荥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复入保成皋。”南朝梁简文帝《慈觉寺碑》:“未若樊川之邦,宛叶之境。”唐贾至《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诗:“宛叶遍蓬蒿,樊邓无良畴。”宋沈辽《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原韵戏为之》:“谓如伯升勇,扬兵开宛叶。”
其他释义
1.二古邑的并称。宛,即今南阳;叶,在今叶县南。
宛叶造句
1.从地理位置上看洛阳,它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
2.东邻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3.东邻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宛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