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师古
shī gǔ

【拼音】:shī gǔ

【注音】:ㄕㄍㄨˇ

【结构】:师(左右结构)古(上下结构)

【简体】:师古

【繁体】:師古

字义分解
师古的解释
词语解释
效法古代。师古[shīgǔ]⒈效法古代。
引证解释
⒈效法古代。引《书·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説攸闻。”《宋书·礼志一》:“师古而不适用,王莽所以身灭。”唐杜甫《行次昭陵》诗:“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清钱谦益《河南归德府知府高锵授中宪大夫制》:“学多师古,志在济时。”
网络解释
师古师古,是汉语词汇,来源于《书·说命下》。意思是效法古代。
综合释义
效法古代。《书·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説攸闻。”《宋书·礼志一》:“师古而不适用,王莽所以身灭。”唐杜甫《行次昭陵》诗:“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清钱谦益《河南归德府知府高锵授中宪大夫制》:“学多师古,志在济时。”师古[shīgǔ]效法古代。《书经.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汉语大词典
效法古代。《书·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宋书·礼志一》:“师古而不适用,王莽所以身灭。”唐杜甫《行次昭陵》诗:“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清钱谦益《河南归德府知府高锵授中宪大夫制》:“学多师古,志在济时。”
国语辞典
师古[shīgǔ]⒈效法古代。引《书经·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辞典修订版
效法古代。《书经.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其他释义
1.效法古代。
师古造句
1.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2.在吉木萨尔县采访拍摄期间,摄制组到北庭故城,了解北庭文化,同当地牧民骑马穿越车师古道,翻越冰大坂,到野放点拍摄野马成功在野外繁殖的镜头。
3.它涉及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历史上的圣贤君师,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现实生活中底层的小人物,想像中的神仙鬼怪、宗教人物四类。
4.生命就像火柴,短暂的燃烧带来了光明,不知乌克兰设计师古兹利亚克是不是有感于此,设计出了这套火柴日历。
5.师从青岛书坛耆宿蔡省庐,八体俱备,尤精小楷,行、草,宗法王赵,兼擅篆刻;追摹秦玺汉印,师古不泥,潜心临池,执着进取,卅年为一日,未尝稍懈。
6.衣惠春先生师古不泥古,师造化又独出心臆;对固守传统、陈陈相固他不赞同,对粗率苍白的写意画风他不迎合。
7.在文化问题上,钱玄同保存国粹的思想进一步系统化,提出了“师古、存古、复古但不泥古”的主张。
8.鹤顶真人许师古,人称鹤鼎仙,乃是和陈八斤余奎师傅季良齐名的,七曜摩夷界道法最高超的六祖之一。
9.念师古将脚步收入了房间,关上门,隔绝了那些沸反盈天的噪音。
10.师古研究古音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古音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师古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