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胡部
hú bù

【拼音】:hú bù

【注音】:ㄏㄨˊㄅㄨˋ

【结构】:胡(左右结构)部(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胡部的解释
词语解释
唐代掌管胡乐的机构。亦指胡乐。胡乐从西凉一带传入﹐含有西凉乐等成分﹐当时称'胡部新声'。
基础解释
唐代掌管胡乐的机构。亦指胡乐。胡乐从西凉一带传入﹐含有西凉乐等成分﹐当时称/'胡部新声/'。
引证解释
⒈唐代掌管胡乐的机构。亦指胡乐。胡乐从西凉一带传入,含有西凉乐等成分,当时称“胡部新声”。引《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倍四本属清乐,形类雅音,而曲出於胡部。”《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开元二十四年,升胡部於堂上。”唐王昌龄《殿前曲》诗:“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子弟和《凉州》。”宋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外国之声,前世自别为四夷乐。自唐天寳十三载,始詔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网络解释
胡部胡部是唐代掌管胡乐的机构,亦指胡乐。
综合释义
唐代掌管胡乐的机构。亦指胡乐。胡乐从西凉一带传入,含有西凉乐等成分,当时称“胡部新声”。《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倍四本属清乐,形类雅音,而曲出於胡部。”《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开元二十四年,升胡部於堂上。”唐王昌龄《殿前曲》诗:“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子弟和《凉州》。”宋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外国之声,前世自别为四夷乐。自唐天寳十三载,始詔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胡部[húbù]
汉语大词典
唐代掌管胡乐的机构。亦指胡乐。胡乐从西凉一带传入,含有西凉乐等成分,当时称“胡部新声”。《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倍四本属清乐,形类雅音,而曲出于胡部。”《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开元二十四年,升胡部于堂上。”唐王昌龄《殿前曲》诗:“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子弟和《凉州》。”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外国之声,前世自别为四夷乐。自唐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其他释义
1.唐代掌管胡乐的机构。亦指胡乐。胡乐从西凉一带传入﹐含有西凉乐等成分﹐当时称'胡部新声'。
胡部造句
1.在董卓从西凉带去的部队中,除羌胡外,也有不少支胡,即月氏胡,这些月氏人可能是小月氏或卢水胡部落,也可能与贵霜移民有关。
2.三日后,祁阳侯着喜服,带着大批的安抚南胡部族礼物离开京城,丞相司徒九郎亲自送祁阳侯,并言:能否让南胡归顺,全赖侯爷。
3.据工程部的胡部长介绍,经初步断定,电缆爆炸是由于电缆老化、轧道机破了皮,时间长了便出现了短路。
4.没料到胡部将领根本不为所动,反而在第四路激起公愤,接连在上张渡等地发动进攻,打得张鸿远叫苦不迭。【www。chazidian。com/zj-45138/造句网】
胡部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