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扬子鳄
yáng zǐ è

【拼音】:yáng zǐ è

【注音】:一ㄤˊㄗˇㄜˋ

【词性】:名词。

【结构】:扬(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鳄(左右结构)

【繁体】:揚子鱷

字义分解
扬子鳄的解释
词语解释
扬子鳄yángzǐ’è。(1)中国长江流域产的一种小型鳄鱼(Alligatorsinensis),趾间完全没有蹼。扬子鳄[yángzǐè]⒈中国长江流域产的一种小型鳄鱼(Alligatorsinensis),趾间完全没有蹼。英Chinesealligator;
基础解释
1.古称鼍”,俗称猪婆龙”。爬行纲,鳄科。体长约2米。皮肤革质,有角质鳞片。背面暗褐色,有黄斑;腹面灰色。尾长而侧扁。中国特产,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网络解释
扬子鳄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Fauvel,1879),或称作鼍(tuó),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中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卵生。
综合释义
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珍贵的特产动物。属爬行纲,鼍科。身长1—2m,头部扁平,吻突出,四肢粗短,前肢5指,后肢4趾,趾间有蹼爬行和游泳都很敏捷。尾长而侧扁,粗壮有力,在水里能推动身体前进,又是攻击和自卫的武器. 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眼睛呈土色。体重约为36公斤。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穴居池沼底部,冬日蛰居穴中。主产于安徽南部青弋江沿岸至太湖流域等地的沼泽地区,皮可张鼓。
汉语大词典
为我国珍贵的特产动物。属爬行纲,鼍科。体长约两米余,有角质大鳞及骨板,背面及尾部鳞片略呈方形,并纵横成行排列。头部扁平,吻突出。前肢五指,无蹼;后肢四趾,具蹼。背部暗褐色,具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灰色小斑和横条。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穴居池沼底部,冬日蛰居穴中。主产于安徽南部青弋江沿岸至太湖流域等地的沼泽地区,皮可张鼓。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其他释义
古称“鼍”,俗称“猪婆龙”。爬行纲,鳄科。体长约2米。皮肤革质,有角质鳞片。背面暗褐色,有黄斑;腹面灰色。尾长而侧扁。中国特产,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造句
1.本文观察了初孵扬子鳄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
2.于是他在此开始了一项十分细致的扬子鳄蛋收集行动,然后在布朗克斯动物园人工饲养,再放归大自然。
3.让我爱你吧,不然,猫熊起头冬眠,娃娃鱼飞向蓝天,扬子鳄撞沉航空母舰,白鳍豚爬最小说伤感语录向塔克拉玛干。
4.还有一个号称活化石的扬子鳄也在仙山湖湿地,更为神奇的是水森林,上百年历史的大片三蕊柳,全部生长在水中,有“东方的亚马逊”之称。
5.对扬子鳄肌肉、脂肪及血粉有关营养成份作了较全面分析检测。
6.让本人爱你吧,否则,年夜熊猫开端蛰伏,娃娃鱼飞向蓝天,扬子鳄撞沉航空母舰,白鳍豚爬向塔克拉玛干。
7.随后,我们又观看了火烈鸟、松鼠猴、扬子鳄等稀有动物。它们真是千奇百怪,使我大开眼界。
8.本研究为扬子鳄品种鉴定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
9.为比较扬子鳄受精卵及未受精卵卵壳,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
10.让我爱你吧,不然,大熊猫开始冬眠,娃娃鱼飞向蓝天,扬子鳄撞沉航空母舰,白鳍豚爬向塔克拉玛干。
扬子鳄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