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拥有所有权的城邑。俘邑[fúyì]⒈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拥有所有权的城邑。
引证解释
⒈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拥有所有权的城邑。引《左传·昭公十八年》:“许不专於楚,郑方有令政,许曰:‘余旧国也。’郑曰:‘余俘邑也。’”明刘基《春秋明经·郑伐许郑伯伐许》:“郑人盖以许为俘邑久矣,特畏大国而未得逞其志耳。”
网络解释
俘邑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拥有所有权的城邑。《左传·昭公十八年》:“许不专於楚,郑方有令政,许曰:‘余旧国也。’郑曰:‘余俘邑也。’”明刘基《春秋明经·郑伐许郑伯伐许》:“郑人盖以许为俘邑久矣,特畏大国而未得逞其志耳。”
网友释义
俘邑,拼音是fúyì,汉语词汇,解释是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拥有所有权的城邑。
汉语大词典
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拥有所有权的城邑。《左传·昭公十八年》:“许不专于楚,郑方有令政,许曰:‘余旧国也。’郑曰:‘余俘邑也。’”明刘基《春秋明经·郑伐许郑伯伐许》:“郑人盖以许为俘邑久矣,特畏大国而未得逞其志耳。”
其他解释
攻占之城邑也。《左传·昭公十八年》:「郑曰:『余俘邑也。』。」
其他释义
1.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拥有所有权的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