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御史床
yù shǐ chuáng

【拼音】:yù shǐ chuáng

【注音】:ㄩˋㄕˇㄔㄨㄤˊ

【结构】:御(左右结构)史(独体结构)床(半包围结构)

【繁体】:御史牀

字义分解
御史床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御史床”。相传汉末虞翻为孙策所重,设此床以表贤。昇明三年,萧子良为会稽太守,郡阁下犹见此床。其地遂成名胜。御史床[yùshǐchuáng]⒈见“御史床”。
基础解释
亦作“御史床”。为孙策所设。
引证解释
⒈亦作“御史床”。相传汉末虞翻为孙策所重,设此床以表贤。昇明三年,萧子良为会稽太守,郡阁下犹见此床。其地遂成名胜。引《艺文类聚》卷二六引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御史之牀犹在,督护之门不脩。”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御史床在州东南四里,虞翻为长沙桓王(孙策)所待,设此床以表贤。翻仕汉至御史。”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四十韵》:“膝前御史床犹在,宅畔尚书坞正深。”后因用作礼贤之典。唐韩翃《送刘侍御赴陕州》诗:“明日怀贤处,依依御史牀。”
网络解释
御史床御史床,yùshǐchuáng,为孙策所设。亦作“御史床”。
综合释义
亦作“御史床”。相传汉末虞翻为孙策所重,设此床以表贤。昇明三年,萧子良为会稽太守,郡阁下犹见此床。其地遂成名胜。《艺文类聚》卷二六引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御史之牀犹在,督护之门不脩。”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御史床在州东南四里,虞翻为长沙桓王(孙策)所待,设此床以表贤。翻仕汉至御史。”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四十韵》:“膝前御史床犹在,宅畔尚书坞正深。”后因用作礼贤之典。唐韩翃《送刘侍御赴陕州》诗:“明日怀贤处,依依御史牀。”见'御史床'。《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汉末虞翻为孙策所重,设此床以表贤。升明三年,萧子良为会稽太守,郡阁下犹见此床。其地遂成名胜。”
网友释义
御史床,yùshǐchuáng,亦作“御史床”。
汉语大词典
亦作“御史床”。相传汉末虞翻为孙策所重,设此床以表贤。升明三年,萧子良为会稽太守,郡阁下犹见此床。其地遂成名胜。《艺文类聚》卷二六引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御史之床犹在,督护之门不脩。”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御史床在州东南四里,虞翻为长沙桓王(孙策)所待,设此床以表贤。翻仕汉至御史。”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四十韵》:“膝前御史床犹在,宅畔尚书坞正深。”后因用作礼贤之典。唐韩翃《送刘侍御赴陕州》诗:“明日怀贤处,依依御史床。”
其他释义
1.见'御史床'。
御史床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