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唐顺之
táng shùn

【拼音】:táng shùn

【结构】:唐(半包围结构)顺(左右结构)之(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唐顺之的解释
词语解释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⒈明代散文家。字应德、义修,人称荆川先生,武进(今属江苏)人。嘉靖年间进士。曾领兵抵御倭寇,官至凤阳巡抚。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文风简雅,有《答茅鹿门知县书》、《竹溪记》等名篇。有《荆川先生文集》。
网友释义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后调任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督师抗倭途中不幸染病,于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其为“荆川先生”。在军事上,他主张抗倭,对实战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文学上,主张“本色论”“师法唐宋”,是明代中后期“唐宋派”的领袖。作为明代诗文大家,唐顺之以古文与八股文著称于文...
其他释义
唐顺之(1507-1560):明代散文家。字应德、义修,人称荆川先生,武进(今属江苏)人。嘉靖年间进士。曾领兵抵御倭寇,官至凤阳巡抚。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文风简雅,有《答茅鹿门知县书》、《竹溪记》等名篇。有《荆川先生文集》。
唐顺之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