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欺诈
qī zhà

【拼音】:qī zhà

【注音】:ㄑ一ㄓㄚˋ

【词性】:动词、形容词。

【结构】:欺(左右结构)诈(左右结构)

【简体】:欺诈

【繁体】:欺詐

字义分解
欺诈的解释
词语解释
欺诈qīzhà。(1)用狡诈的手段骗人。欺诈[qīzhà]⒈用狡诈的手段骗人。例欺诈行为。英cheat;swindle;
基础解释
(动)用狡猾的手段骗人:句句实情,并无~。
引证解释
⒈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引《战国策·燕策二》:“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復收七十城以復齐。”《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其后莽復欺诈单于,和亲遂絶。”宋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盖定差乡户人有家业,欺诈逃亡之弊,比之僱募浮浪,其势必少。”茅盾《<呼兰河传>序》:“他们不欺诈,不虚伪。”
网络解释
欺诈(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在法律中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也是致使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的行为。
综合释义
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战国策·燕策二》:“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復收七十城以復齐。”《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其后莽復欺诈单于,和亲遂絶。”宋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盖定差乡户人有家业,欺诈逃亡之弊,比之僱募浮浪,其势必少。”茅盾《<呼兰河传>序》:“他们不欺诈,不虚伪。”
网友释义
欺诈,是指用狡诈的手段施诈于人,是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法律允许受欺诈的一方当事人撤销该项民事行为,欺诈也是致使民事行为无效的行为。
汉语大词典
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战国策·燕策二》:“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其后莽复欺诈单于,和亲遂绝。”宋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盖定差乡户人有家业,欺诈逃亡之弊,比之雇募浮浪,其势必少。”茅盾《〈呼兰河传〉序》:“他们不欺诈,不虚伪。”
国语辞典
用诡诈的手段骗人。欺诈[qīzhà]⒈用诡诈的手段骗人。引《战国策·燕策二》:「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近诓骗敲诈讹诈反友善
辞典修订版
用诡诈的手段骗人。《战国策.燕策二》:「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
辞典简编版
用诡诈的手段骗人。 【造句】耍手段欺诈别人,岂是君子所为?
其他释义
用狡诈的手段骗人:便宜坊的王掌柜是奸商,欺诈教友|匪贼说着,装出欺诈的笑容。
近反义词
欺诈造句
1.身份盗窃和身份欺诈是术语指的是所有类型的犯罪中,有人非法获得和使用另一个人的个人日期的方式,涉及欺诈或欺骗。
2.不要签订了一项计划,你已经是一个成员,即使你看到它列在这里。这是欺诈行为,并会导致删除你的帐户。
3.今天对着上帝他们为你祈祷;明天背着上帝他们对你欺诈
4.欺诈可能有用,诚实却是上策。
5.第一,谎言视其本质差异分恶意欺诈和善意隐瞒,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6.营销有欺诈,人人须警惕。
7.很快,你的电脑监视器就被安装了虹膜扫描仪,当你在网上购物它能够识别你本人,从而防止欺诈行为。
8.欺诈偶尔能得逞,然而终将自取灭亡。
9.消费者受到欺诈,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索取赔偿。
10.对封建社会里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虚伪欺诈的社会风气和吏治的腐败作了深刻的揭露。
欺诈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