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蠲纸
juān zhǐ

【拼音】:juān zhǐ

【注音】:ㄐㄨㄢㄓˇ

【结构】:蠲(左右结构)纸(左右结构)

【繁体】:蠲紙

字义分解
蠲纸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唐宋时杭州﹑温州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诗》:'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蠲糨纸'。一说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宋钱康公《植跋简谈》。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
基础解释
唐宋时杭州﹑温州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
引证解释
⒈唐宋时杭州、温州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参见“蠲糨纸”。一说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宋钱康公《植跋简谈》。引《诗》:‘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⒉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参见“蠲符”。引泽上书言其敝,明宗下詔悉废户部蠲纸。”
网络解释
蠲纸蠲纸,拼音juānzhǐ,出处《新五代史.杂传》。古代质地最好的纸之一。
综合释义
唐宋时杭州、温州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诗》:‘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蠲糨纸”。一说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宋钱康公《植跋简谈》。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泽上书言其敝,明宗下詔悉废户部蠲纸。”参见“蠲符”。
网友释义
蠲纸,拼音juānzhǐ,出处《新五代史.杂传》。
汉语大词典
(1).唐宋时杭州、温州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诗》:‘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蠲糨纸”。一说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宋钱康公《植跋简谈》。(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泽上书言其敝,明宗下诏悉废户部蠲纸。”参见“蠲符”。
蠲纸造句
1.明人姜淮《岐海琐谈》卷十一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温州作蠲纸,洁白紧滑,大略类高丽纸。
蠲纸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