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刻石文
kè shí

【拼音】:kè shí

【结构】:刻(左右结构)石(半包围结构)文(独体结构)

【简体】:刻石文

【繁体】:刻石文

字义分解
刻石文的解释
词语解释
刻于石壁、碑碣上面的文字。刻石文[kèshíwén]⒈刻于石壁、碑碣上面的文字。
引证解释
⒈刻于石壁、碑碣上面的文字。参见“刻石”。引《南史·范云传》:“下官尝读《史记》,见此刻石文。”
网络解释
刻石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刻石表功,现存刻石文共有七篇:《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这些刻石文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以四字为句的韵文写成。其中除琅邪台刻石文为两句一韵外,其余皆三句一韵,文辞整饬简洁,读来琅琅上口,是秦文学的独创。其气魄宏伟,文字典雅,以浑朴为体,堪称碑铭之祖。
其他解释
镂刻于石上之文字也,后世称为碑,古称刻石不言碑。刻石称碑,当在前汉之末后汉之初。现存秦前之刻石中,云为周代之作者,有闻名之岐阳石鼓等数种,但真伪多不明。其时代得依其建立人而可明显知悉者,厥为秦始皇所建之泰山刻石之残存十字也。始皇于泰山之外,于邹峄山、之众、琅邪台、碣石、会稽均有建石,但均已荡然无存。前汉现存之刻石,有地节二年之〈买山记〉、五凤二年之鲁孝王之刻石、和平年间之朱博之残碑等。
其他释义
1.刻于石壁﹑碑碣上面的文字。
刻石文造句
1.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2.秦代颂体文学成就体现在李斯七篇刻石文上。(https://www。chazidian。com/zj-99816/造句)
3.秦代颂体文学成就体现在李斯七篇刻石文上。[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刻石文造句]
刻石文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