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必也正名
bì yě zhèng míng

【拼音】:bì yě zhèng míng

【注音】:ㄅ一ˋ一ㄝˇㄓㄥˋㄇ一ㄥˊ

【词性】:成语。

字义分解
必也正名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必也正名[bìyězhèngmíng]⒈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引证解释
⒈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引《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唐萧定《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旧以泰伯之庙在於苏臺,而制季子之祠像设东面,非由典礼,谅无取焉,必也正名。”宋王谠《唐语林·方正》:“必也正名,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⒈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引《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唐萧定《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旧以泰伯之庙在於苏臺,而制季子之祠像设东面,非由典礼,谅无取焉,必也正名。”宋王谠《唐语林·方正》:“必也正名,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成语解释必也正名
综合释义
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宋·王谠《唐语林·方正》
汉语大词典
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唐萧定《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旧以泰伯之庙在于苏台,而制季子之祠像设东面,非由典礼,谅无取焉,必也正名。”宋王谠《唐语林·方正》:“必也正名,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
出处
《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必也正名造句
1.论国学,先明国学之义,所谓必也正名乎,善哉。
2.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必也正名乎!”。
3.中国有个传统,就是凡事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痛苦的来源之一。黄佟佟
4.“师古之道,必也正名,名之与实,故当相副。(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24816/)
5.必也正名,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宋·王谠《唐语林·方正》
必也正名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