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言为心声
yán wéi xīn shēng

【拼音】:yán wéi xīn shēng

【注音】:一ㄢˊㄨㄟˊㄒ一ㄣㄕㄥ

【词性】:成语。

【简体】:言为心声

【繁体】:言為心聲

字义分解
言为心声的解释
词语解释
言为心声yánwéixīnshēng。(1)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意指言语是表达心意的声音,即言语反映思想。言为心声[yánwéixīnshēng]⒈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意指言语是表达心意的声音,即言语反映思想。英wordsarethevoiceofthemind;whattheheartthinksthetonguespeaks;
基础解释
言:语言。心声:内心的声音。语言是表达内心活动的声音。指语言是人们思想感情的反映。
引证解释
⒈言语是表示心意的声音。引语本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清龚自珍《别辛丈人文》:“我思孔烦,言为心声。”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文学救国法》:“案言为心声,岂可衰颯而俗气乎?”
综合释义
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从一个人平时的言谈之中,就可以了解他的思想状况。
网友释义
言为心声,言语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常用于言论、诗歌、文章等。有时跟“文如其人”连用。一般作分句、主语、宾语。示例~,从一个人平时的言谈之中,就可以了解他的思想状况。
国语辞典
语本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指言语是人内心思想的反映。言为心声[yánwéixīnshēng]⒈语本汉·扬雄指言语是人内心思想的反映。引《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一面说,一面又拿他俩的诗颠来倒去,看了两三遍,拍案道:『言为心声』这句话是一点不差的。大世兄的诗虽好,然而还总带著牢骚,这便是屡试不第的样子。」成语解释言为心声
辞典修订版
语本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指言语是人内心思想的反映。《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一面说,一面又拿他俩的诗颠来倒去,看了两三遍,拍案道:『言为心声』这句话是一点不差的。大世兄的诗虽好,然而还总带着牢骚,这便是屡试不第的样子。」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指言语是人内心思想的反映。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一面说,一面又拿他俩的诗颠来倒去,看了两三遍,拍案道:言为心声这句话是一点不差的。大世兄的诗虽好,然而还总带着牢骚,这便是屡试不第的样子。
其他释义
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出处
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近反义词
言为心声造句
1.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又是心灵的一面镜子。
2.生活中,只稍留意,身边总会传来各式各样的声音:火车的“隆隆声……”,小鸟的“啾啾声……”,大自然的雨打雷鸣声……“言为心声”一个个看似简单自然的话语,在其背后实则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特殊的意义。
3.言为心声,你对他说的话的评价一点都没错。
4.言为心声成语典故: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
5.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物的性格。
6.言为心声,通过黛安的语言,可以知道我们在很多方面有很多共同的人生感受。
7.人的心理真是奇妙,言为心声一点不假。
8.心想什麽,嘴就说什麽;言为心声
9.人的心理真是奇妙,言为心声一点不假.
10.心想什麽,嘴就说什麽;言为心声.
言为心声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