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膏药
gāo yao

【拼音】:gāo yao

【繁体】:膏藥

【拼音】:gāo yào

字义分解
膏药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在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的膏剂,用以涂在布片或纸片上,较长时间地贴在人身上治病。膏药种类较多,但最常用的是黑膏药,也称铅膏药,由植物油炸取药料成分后与铅丹混合而成。英:adhesiveplaster;膏药[gāoyao]⒈在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的膏剂,用以涂在布片或纸片上,较长时间地贴在人身上治病。膏药种类较多,但最常用的是黑膏药,也称铅膏药,由植物油炸取药料成分后与铅丹混合而成。英adhesiveplaster;
基础解释
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外用药的一种。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炼成胶状物,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引:《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翳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於筒中。”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本师知病疮,遣某将少膏药来,可便傅之。”《水浒传》第一〇二回:“王庆勉强摆到府衙前,与惯医跌打损伤,朝北开铺子卖膏药的钱老儿,买了两个膏药,贴在肋上。”茅盾《赛会》:“老六伯原先是‘外路人’,在这镇上的东岳庙前旷场上卖跌打损伤膏药,会几路花枪。”⒈中医外用药的一种。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炼成胶状物,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引《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翳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於筒中。”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本师知病疮,遣某将少膏药来,可便傅之。”《水浒传》第一〇二回:“王庆勉强摆到府衙前,与惯医跌打损伤,朝北开铺子卖膏药的钱老儿,买了两个膏药,贴在肋上。”茅盾《赛会》:“老六伯原先是‘外路人’,在这镇上的东岳庙前旷场上卖跌打损伤膏药,会几路花枪。”
综合释义
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翳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於筒中。”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本师知病疮,遣某将少膏药来,可便傅之。”《水浒传》第一○二回:“王庆勉强摆到府衙前,与惯医跌打损伤,朝北开铺子卖膏药的钱老儿,买了两个膏药,贴在肋上。”茅盾《赛会》:“老六伯原先是‘外路人’,在这镇上的东岳庙前旷场上卖跌打损伤膏药,会几路花枪。”
网友释义
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汉语大词典
中医外用药的一种。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炼成胶状物,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翳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于筒中。”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本师知病疮,遣某将少膏药来,可便傅之。”《水浒传》第一○二回:“王庆勉强摆到府衙前,与惯医跌打损伤,朝北开铺子卖膏药的钱老儿,买了两个膏药,贴在肋上。”茅盾《赛会》:“老六伯原先是‘外路人’,在这镇上的东岳庙前旷场上卖跌打损伤膏药,会几路花枪。”
国语辞典
⒈ 中医学上把药物浸于麻油内,适当时间后再于锅中煎熬、去渣至浓稠状。加入黄丹拌匀,离火后等药物凝固,而放置凉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药。使用时先加热使其软化,而铺于布或薄油纸上,再贴上患部。一般膏药依药方不同而有行气、活血或消肿定痛、护肉等作用。亦有将鲜药捣烂后,摊在纸上而成。旧称为「薄贴」。引:《红楼梦·第八〇回》:「我不信,一张膏药就治这些病,我且问你,倒有一种病,可也贴的好么?」膏药[gāoyào]⒈中医学上把药物浸于麻油内,适当时间后再于锅中煎熬、去渣至浓稠状。加入黄丹拌匀,离火后等药物凝固,而放置凉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药。使用时先加热使其软化,而铺于布或薄油纸上,再贴上患部。一般膏药依药方不同而有行气、活血或消肿定痛、护肉等作用。亦有将鲜药捣烂后,摊在纸上而成。旧称为「薄贴」。引《红楼梦·第八〇回》:「我不信,一张膏药就治这些病,我且问你,倒有一种病,可也贴的好么?」
辞典修订版
中医学上把药物浸于麻油内,适当时间后再于锅中煎熬、去渣至浓稠状。加入黄丹拌匀,离火后等药物凝固,而放置凉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药。使用时先加热使其软化,而铺于布或薄油纸上,再贴上患部。一般膏药依药方不同而有行气、活血或消肿定痛、护肉等作用。亦有将鲜药捣烂后,摊在纸上而成。《红楼梦.第八零回》:「我不信,一张膏药就治这些病,我且问你,倒有一种病,可也贴的好么?」旧称为「薄贴」。
辞典简编版
中医上的外敷药品。把药物浸于麻油内适当时间后,再放于锅中煎熬、去渣至浓稠状,加入黄丹拌匀,离火后待药物凝固,而放置凉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药。使用时先加热使其软化,而铺于布或薄油纸上,再贴上患部。 【造句】连续贴了几张膏药之后,他的酸痛已减轻不少。
其他释义
一种中药外用药,用植物油加药熬炼成膏,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用来治疮疖、消肿痛等。
膏药造句
1.顾顺章在小时候常年流落于街头,对在街头打拳使棒、演杂技耍把戏、卖膏药很好奇,常常为观看这些江湖中人的活动而留连忘返。
2.“江湖”这个词,最初并不是那些算命卜卦、卖大力丸、卖艺打把势、卖狗皮膏药之流的专用词。
3.实在不行,自己就不找工作了,和卫校花一样,去摆摊卖东西算了,自己有医术,就是卖狗皮膏药,应该也赚不少。
4.三年前在报纸上看到有个“百灵奇草神贴”的膏药专门针对这类疾病,就去买了十盒。
5.一名胖乎乎的日本兵军曹看见莫是非慌慌张张的从山上下来,便端着把带着膏药旗的三八大盖走过去大声问道。
6.两声,对面的鬼子队中一个鬼子军曹爆头,打着膏药旗的那个鬼子头上也爆出了血花。
7.只见有人掣出算命测字的布挂,有人扛起狗皮膏药的招牌,有人背着全套的大鼓竹板,还有人牵着翻跟头走路的红屁股小猴……
8.我说句真心话,与其害病,吃药,贴膏药,灌肠,请医生,搞到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躺在一张破床上慢悠悠地死去,我宁肯在肚子上挨一炮弹!
9.曾经是一个极其贫穷的弹丸之地,因为一个赤脚医生的一个药方的传说,莆田人开始依靠卖狗皮膏药闯荡江湖。
10.不过看到空中印着膏药旗飞机俯冲下来的时候,金霸天明白了,这是鬼子要用飞机把一营的部队从炮击死角赶出来啊。
膏药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