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趋跄
qū qiàng

【拼音】:qū qiàng

【注音】:ㄑㄨㄑ一ㄤˋ

【结构】:趋(半包围结构)跄(左右结构)

【简体】:趋跄

【繁体】:趨蹌

字义分解
趋跄的解释
词语解释
形容步趋中节。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亦指朝拜,进谒。指入朝做官,出仕。奔走侍奉。奉承拍马;阿附。疾行貌。指音乐的板眼节奏。趋跄[qūqiàng]⒈形容步趋中节。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亦指朝拜,进谒。⒉指入朝做官,出仕。⒊奔走侍奉。⒋奉承拍马;阿附。⒌疾行貌。⒍指音乐的板眼节奏。
引证解释
⒈形容步趋中节。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亦指朝拜,进谒。引《诗·齐风·猗嗟》:“巧趋蹌兮。”孔颖达疏:“礼有徐趋疾趋,为之有巧有拙,故美其巧趋蹌兮。”唐元稹《王悦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制》:“庄宪皇后姪王悦等,或勋戚荫餘,或公卿贵胤。佩觿有趋蹌之美,释褐参侍从之荣。”宋王禹偁《乞差官通摄谒庙大礼使表》:“既列三臺之首,合居五使之先。顾筋力之不支,虑趋蹌之失度。輒伸悃愊,冀免遣差。”清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蹌。”⒉指入朝做官,出仕。引明汤显祖《阳谷主人饮》诗:“趋蹌乃人理,卧托非世资。”⒊奔走侍奉。引宋苏舜钦《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阁下以高文閎才都盛位,而某以吏属,时得趋蹌左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刘德状貌如村翁,而临阵镇定乃尔!参将都司,徒善应对趋蹌耳。”⒋奉承拍马;阿附。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莫难道诗骨瘦嵓嵓,掂详了这廝趋蹌,身分便活脱下钟馗一二三。”明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箇不趋蹌的秀才,若论他有德有行,好一位戴冠儿的君子。”清袁枚《续新齐谐·淫谄二罪冥责甚怪》:“贫贱之人谋生不得,或奔走权门,或趋蹌富室,被人耻笑,亦是不得已之事。”⒌疾行貌。引明徐渭《翠乡梦》第二出:“这嘴脸便不像俺的爷,临了那几步趋蹌却像得俺爷好。”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罗台山》:“﹝罗臺山﹞掌师子周旋趋蹌如往月时,由是门内外人始知公负奇力。”⒍指音乐的板眼节奏。引宋梅尧臣《依韵和春日见示》:“龙咽嘹喨留行月,凤翼趋蹌巧定场。”
网络解释
趋跄qūqiàngㄑㄩㄑㄧㄤˋ
综合释义
形容步趋中节。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亦指朝拜,进谒。《诗·齐风·猗嗟》:“巧趋蹌兮。”孔颖达疏:“礼有徐趋疾趋,为之有巧有拙,故美其巧趋蹌兮。”唐元稹《王悦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制》:“庄宪皇后姪王悦等,或勋戚荫餘,或公卿贵胤。佩觿有趋蹌之美,释褐参侍从之荣。”宋王禹偁《乞差官通摄谒庙大礼使表》:“既列三臺之首,合居五使之先。顾筋力之不支,虑趋蹌之失度。輒伸悃愊,冀免遣差。”清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蹌。”指入朝做官,出仕。明汤显祖《阳谷主人饮》诗:“趋蹌乃人理,卧托非世资。”奔走侍奉。宋苏舜钦《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阁下以高文閎才都盛位,而某以吏属,时得趋蹌左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刘德状貌如村翁,而临阵镇定乃尔!参将都司,徒善应对趋蹌耳。”奉承拍马;阿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莫难道诗骨瘦嵓嵓,掂详了这廝趋蹌,身分便活脱下钟馗一二三。”明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箇不趋蹌的秀才,若论他有德有行,好一位戴冠儿的君子。”清袁枚《续新齐谐·淫谄二罪冥责甚怪》:“贫贱之人谋生不得,或奔走权门,或趋蹌富室,被人耻笑,亦是不得已之事。”疾行貌。明徐渭《翠乡梦》第二出:“这嘴脸便不像俺的爷,临了那几步趋蹌却像得俺爷好。”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罗台山》:“﹝罗臺山﹞掌师子周旋趋蹌如往月时,由是门内外人始知公负奇力。”指音乐的板眼节奏。宋梅尧臣《依韵和春日见示》:“龙咽嘹喨留行月,凤翼趋蹌巧定场。”趋跄[qūqiàng]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 「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依附权势。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 的秀才。」
汉语大词典
(1).形容步趋中节。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亦指朝拜,进谒。《诗·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孔颖达疏:“礼有徐趋疾趋,为之有巧有拙,故美其巧趋跄兮。”唐元稹《王悦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制》:“庄宪皇后侄王悦等,或勋戚荫馀,或公卿贵胤。佩觿有趋跄之美,释褐参侍从之荣。”宋王禹偁《乞差官通摄谒庙大礼使表》:“既列三台之首,合居五使之先。顾筋力之不支,虑趋跄之失度。辄伸悃愊,冀免遣差。”清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跄。”(2).指入朝做官,出仕。明汤显祖《阳谷主人饮》诗:“趋跄乃人理,卧托非世资。”(3).奔走侍奉。宋苏舜钦《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阁下以高文闳才都盛位,而某以吏属,时得趋跄左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刘德状貌如村翁,而临阵镇定乃尔!参将都司,徒善应对趋跄耳。”(4).奉承拍马;阿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莫难道诗骨瘦嵓嵓,掂详了这厮趋跄,身分便活脱下钟馗一二三。”明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若论他有德有行,好一位戴冠儿的君子。”清袁枚《续新齐谐·淫谄二罪冥责甚怪》:“贫贱之人谋生不得,或奔走权门,或趋跄富室,被人耻笑,亦是不得已之事。”(5).疾行貌。明徐渭《翠乡梦》第二出:“这嘴脸便不像俺的爷,临了那几步趋跄却像得俺爷好。”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论文上·罗台山》:“﹝罗台山﹞掌师子周旋趋跄如往月时,由是门内外人始知公负奇力。”(6).指音乐的板眼节奏。宋梅尧臣《依韵和春日见示》:“龙咽嘹喨留行月,凤翼趋跄巧定场。”
国语辞典
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趋跄[qūqiāng]⒈快步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 「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引《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⒉依附权势。引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
辞典修订版
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 「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依附权势。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 的秀才。」
其他释义
1.形容步趋中节。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亦指朝拜,进谒。2.指入朝做官,出仕。3.奔走侍奉。4.奉承拍马;阿附。5.疾行貌。6.指音乐的板眼节奏。
趋跄造句
1.冯国璋代理为大总统时,荫昌方为总统府侍从武官长,雄冠佩剑,趋跄追随,奉其职惟谨。
2.迩来士气少凌替,毋乃大官表师空趋跄
3.宝冠动总生威容,趋跄左右来倾恭。
4.繁文末节治体无关,于有谓之事而加之意,先于无谓之事而省其烦,故拜跪趋跄必概行除免,而杰士始来。【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27107/趋跄造句】
5.繁文末节治体无关,于有谓之事而加之意,先于无谓之事而省其烦,故拜跪趋跄必概行除免,而杰士始来。[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趋跄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