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侯国
hòu guó

【拼音】:hòu guó

【注音】:ㄏㄡˊㄍㄨㄛˊ

【结构】:侯(左右结构)国(全包围结构)

【繁体】:侯國

字义分解
侯国的解释
词语解释
侯爵的封地。指侯爵。侯国[hòuguó]⒈侯爵的封地。⒉指侯爵。
引证解释
⒈侯爵的封地。引《汉书·地理志下》:“讫於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潁川郡有成安县,侯国也。”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汉书九·侯王相有别》:“诸郡国下所属县,有注侯国者,即所谓王子侯、恩泽侯等侯国也。”⒉指侯爵。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彊为侯国。”
网络解释
侯国侯国地位低于王国、公国,往往附属于帝国或王国。侯国对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如法律,关税等。但政治,侯国外交上受到宗主国的限制。
综合释义
侯爵的封地。《汉书·地理志下》:“讫於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潁川郡有成安县,侯国也。”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汉书九·侯王相有别》:“诸郡国下所属县,有注侯国者,即所谓王子侯、恩泽侯等侯国也。”指侯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彊为侯国。”侯国[hòuguó]侯国位于帝国,王国,公国之下。往往附属于帝国或公国。侯国对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如法律,关税等。但政治,侯国外交上受到宗主国的限制。
汉语大词典
(1).侯爵的封地。《汉书·地理志下》:“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颍川郡有成安县,侯国也。”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汉书九·侯王相有别》:“诸郡国下所属县,有注侯国者,即所谓王子侯、恩泽侯等侯国也。”(2).指侯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彊为侯国。”
其他释义
1.侯爵的封地。2.指侯爵。
侯国造句
1.做反贪工作一定要有正义感,侯国城。
2.第二,确定出墓主人身份为诸侯王之后,从西汉时期墓葬所属地先后分封的诸侯国看,大云山先后属于刘贾荆国、刘濞吴国、刘非刘建江都国。
3.西汉一代封建王侯虽众,失侯国除者也众,西汉王侯失掉爵位大都是因为触犯了汉律。
4.商代的诸侯国也开始筑城,已发现的古城有湖北黄陂滠口乡叶店盘龙城,山西夏县埝掌乡东下冯古城和北京房山县琉璃河董家林古城。
5.一般诸侯国国君的嫡长子继承父位当国君;庶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出去自立一家,且不能袭用父亲的姓氏,必须另外取姓。
6.本文拟从郡县归属失考、郡县名称失考、误引文献、诸州郡县置废失考、侯国建置失考等五个方面例举其误谬所在,从而为学界更好的利用此书提供某种帮助。
7.春秋时期,为了制止各国之间的战争,晋、楚、鲁及其他一些小诸侯国,在虢国举行了弭兵之盟。
8.列爵分土,建立众多的诸侯国以拱卫王室,这是西周建国的基本做法之一。
9.可能因为彊国属边裔小国,其称号未被中原各诸侯国承认,所以史书上没有记载。
10.春秋季世,王纲界纽,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乘机进攻中原,有些诸侯国被蛮风陋俗所化,完全失却中原先进文明的资格,故只配把它当夷狄看待。
侯国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