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⒈ 招安。例:招抚荒散。英:(offeudalrulers)offeramnestyandenlistmenttorebels;招抚[zhāofǔ]⒈招安。例招抚荒散。英(offeudalrulers)offeramnestyandenlistmenttorebels;
基础解释
招降安抚。
引证解释
⒈ 招安,使归附。引:《后汉书·贾琮传》:“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復傜役。”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惠化》:“阎伯屿为袁州时,征役烦重,袁州先已残破。伯屿专以惠化招抚,逃亡皆復。”明刘基《送章三益之龙泉序》:“镇守宝定,招抚松阳、遂昌。”清昭槤《啸亭续录·舒文襄公末节》:“然川楚之役,初有欲招抚者,以致贼人蔓延日炽,反不如公之除莠务尽之善。”⒈招安,使归附。引《后汉书·贾琮传》:“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復傜役。”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惠化》:“阎伯屿为袁州时,征役烦重,袁州先已残破。伯屿专以惠化招抚,逃亡皆復。”明刘基《送章三益之龙泉序》:“镇守宝定,招抚松阳、遂昌。”清昭槤《啸亭续录·舒文襄公末节》:“然川楚之役,初有欲招抚者,以致贼人蔓延日炽,反不如公之除莠务尽之善。”
综合释义
招安,使归附。《后汉书·贾琮传》:“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復傜役。”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惠化》:“阎伯屿为袁州时,征役烦重,袁州先已残破。伯屿专以惠化招抚,逃亡皆復。”明刘基《送章三益之龙泉序》:“镇守宝定,招抚松阳、遂昌。”清昭槤《啸亭续录·舒文襄公末节》:“然川楚之役,初有欲招抚者,以致贼人蔓延日炽,反不如公之除莠务尽之善。”
网友释义
招抚,汉语词汇。拼音:zhāofǔ。释义:招抚指招安,使归附。招抚荒散,出自中国古文。
汉语大词典
招安,使归附。《后汉书·贾琮传》:“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惠化》:“阎伯屿为袁州时,征役烦重,袁州先已残破。伯屿专以惠化招抚,逃亡皆复。”明刘基《送章三益之龙泉序》:“镇守宝定,招抚松阳、遂昌。”清昭梿《啸亭续录·舒文襄公末节》:“然川楚之役,初有欲招抚者,以致贼人蔓延日炽,反不如公之除莠务尽之善。”
国语辞典
⒈ 招降安抚。也作「招安」。引:《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傜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主意打定,半夜里起身,磨好了墨,立刻做了一个招抚义和团的折子,把义和团说得有声有色。」反挞伐讨伐招抚[zhāofǔ]⒈招降安抚。也作「招安」。引《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傜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主意打定,半夜里起身,磨好了墨,立刻做了一个招抚义和团的折子,把义和团说得有声有色。」反挞伐讨伐
辞典修订版
招降安抚。《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傜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主意打定,半夜里起身,磨好了墨,立刻做了一个招抚义和团的摺子,把义和团说得有声有色。」也作「招安」。
辞典简编版
招降安抚。 【造句】这批山贼已被朝廷招抚。
其他释义
1.招安,使归附。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