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衔须
xián xū

【拼音】:xián xū

【注音】:ㄒ一ㄢˊㄒㄨ

【结构】:衔(左中右结构)须(左右结构)

【繁体】:銜鬚

字义分解
衔须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口含胡须。东汉温序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坚强不屈,拒绝投降。宇赐剑使自裁。'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事见《后汉书.独行传.温序》。后因以'衔须'表示临难不屈﹑大义凛然。2.口含胡须。一种愤怒的表示。
基础解释
口含胡须。东汉温序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坚强不屈,拒绝投降。宇赐剑使自裁。/'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事见《后汉书.独行传.温序》。后因以/'衔须/'表示临难不屈﹑大义凛然。口含胡须。一种愤怒的表示。
引证解释
⒈口含胡须。东汉温序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坚强不屈,拒绝投降。宇赐剑使自裁。“序受剑,衔鬚於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鬚污土。’遂伏剑而死。”事见《后汉书·独行传·温序》。后因以“衔鬚”表示临难不屈、大义凛然。引《北史·郦道元传论》:“道元遭命,有衔鬚之风。”清夏燮《中西纪事·朱贵庙碑》:“扬州都督,殉早衔鬚。”⒉口含胡须。一种愤怒的表示。引《南齐书·柳世隆传》:“攘兵烧营而去,火起仍觉,攸之怒,衔鬚咀之。”
网络解释
衔须xiánxūㄒㄧㄢˊㄒㄩ
综合释义
口含胡须。东汉温序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坚强不屈,拒绝投降。宇赐剑使自裁。“序受剑,衔鬚於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鬚污土。’遂伏剑而死。”事见《后汉书·独行传·温序》。后因以“衔鬚”表示临难不屈、大义凛然。《北史·郦道元传论》:“道元遭命,有衔鬚之风。”清夏燮《中西纪事·朱贵庙碑》:“扬州都督,殉早衔鬚。”口含胡须。一种愤怒的表示。《南齐书·柳世隆传》:“攘兵烧营而去,火起仍觉,攸之怒,衔鬚咀之。”
网友释义
SURE株式会社石崎电机制作所成立于昭和1990年3月,是一家专业的电子设备厂商,SURE日本石崎牌本着高端的品质,取得日本工业对SURE全部产品的高度认可。SURE日本石崎牌主要产品有:SURE电烙铁,SURE烙铁,SURE熔锡炉,SURE无铅锡炉,SURE无铅锡线,SURE热风枪,SURE石崎热风枪,SURE石崎电烙铁,SURE封口机,SURE出锡枪等SURE日本石崎牌全部产品。
汉语大词典
(1).口含胡须。东汉温序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坚强不屈,拒绝投降。宇赐剑使自裁。“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事见《后汉书·独行传·温序》。后因以“衔须”表示临难不屈、大义凛然。《北史·郦道元传论》:“道元遭命,有衔须之风。”清夏燮《中西纪事·朱贵庙碑》:“扬州都督,殉早衔须。”(2).口含胡须。一种愤怒的表示。《南齐书·柳世隆传》:“攘兵烧营而去,火起仍觉,攸之怒,衔须咀之。”
衔须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