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金箓
jīn lù

【拼音】:jīn lù

【注音】:ㄐ一ㄣㄌㄨˋ

【结构】:金(上下结构)箓(上下结构)

【繁体】:金籙

字义分解
金箓的解释
词语解释
1.道教谓天帝的诏书。2.道场的名称。3.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金箓[jīnlù]⒈道教谓天帝的诏书。⒉道场的名称。⒊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
基础解释
道教谓天帝的诏书。道场的名称。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
引证解释
⒈道教谓天帝的诏书。引《初学记》卷二十三引北周宇文逌《道教实花序》:“可道非道,因金籙以詮言。”唐王维《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玉京移大像,金籙会羣仙。”唐陆龟蒙《王先辈艸堂》诗:“金籙渐加新品秩,玉皇偏赐羽衣裳。”⒉道场的名称。引《隋书·经籍志四》:“其(指道教)洁斋之法,有黄籙、玉籙、金籙、涂炭等斋。”唐皇甫冉《宿洞灵观》诗:“明日开金籙,焚香更沐兰。”《旧唐书·武宗纪》:“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籙道场,帝幸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籙。”⒊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引宋乐史《广卓异记·御制诗送贺宾客为道士还乡并宰相已下应制诗》:“﹝李适之《应制》诗﹞仙记题金籙,朝章披羽衣。”
网络解释
金箓金箓,拼音jīnlù,是指道教谓天帝的诏书。
综合释义
道教谓天帝的诏书。《初学记》卷二十三引北周宇文逌《道教实花序》:“可道非道,因金籙以詮言。”唐王维《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玉京移大像,金籙会羣仙。”唐陆龟蒙《王先辈艸堂》诗:“金籙渐加新品秩,玉皇偏赐羽衣裳。”道场的名称。《隋书·经籍志四》:“其(指道教)洁斋之法,有黄籙、玉籙、金籙、涂炭等斋。”唐皇甫冉《宿洞灵观》诗:“明日开金籙,焚香更沐兰。”《旧唐书·武宗纪》:“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籙道场,帝幸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籙。”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宋乐史《广卓异记·御制诗送贺宾客为道士还乡并宰相已下应制诗》:“﹝李适之《应制》诗﹞仙记题金籙,朝章披羽衣。”
网友释义
金箓,拼音jīnlù,是指道教谓天帝的诏书。
汉语大词典
(1).道教谓天帝的诏书。《初学记》卷二十三引北周宇文逌《道教实花序》:“可道非道,因金箓以诠言。”唐王维《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玉京移大像,金箓会群仙。”唐陆龟蒙《王先辈草堂》诗:“金箓渐加新品秩,玉皇偏赐羽衣裳。”(2).道场的名称。《隋书·经籍志四》:“其(指道教)洁斋之法,有黄箓、玉箓、金箓、涂炭等斋。”唐皇甫冉《宿洞灵观》诗:“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旧唐书·武宗纪》:“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箓道场,帝幸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箓。”(3).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宋乐史《广卓异记·御制诗送贺宾客为道士还乡并宰相已下应制诗》:“﹝李适之《应制》诗﹞仙记题金箓,朝章披羽衣。”
金箓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