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三教九流
sān jiào jiǔ liú

【拼音】:sān jiào jiǔ liú

【注音】:ㄙㄢㄐ一ㄠˋㄐ一ㄡˇㄌ一ㄡˊ

【词性】:成语。

【简体】:三教九流

【繁体】:三教九流

字义分解
三教九流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三教九流sānjiào-jiǔliú。(1)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2)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3)各行各业的人——常含贬义。三教九流[sānjiàojiǔliú]⒈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英thethreereligions(Confucianism,BuddhismandTaoism)andthenineschoolsofthought(theConfucians,theTaoists,theYin-Yang,theLegalists,theLogicians,theMohists,thePoliticalStrategists,theEcleticsandtheAgriculturists);⒉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英variousreligioussectsandacademicschools;⒊各行各业的人——常含贬义。英peopleinvarioustrades;
基础解释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业或各类人。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三教:儒、佛、道。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后以“三教九流”泛指宗教和学术的各种流派。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箇通彻三教九流,一箇晓尽描鸞刺绣。”马南邨《燕山夜话·王道和霸道》:“汉代有一位大学者,名叫刘向,博通经术,评论历朝政治得失,有独到见解,兼晓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之学。”⒉泛指各色人物或各种行当。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俺这里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水浒传》第七一回:“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在这儿监视着,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一定能够得到大量的情报。”
综合释义
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他是个社会活动家,朋友遍及~。
网友释义
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本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此词本无褒贬。而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往往含有贬义。
汉语大词典
(1).三教:儒、佛、道。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后以“三教九流”泛指宗教和学术的各种流派。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马南村《燕山夜话·王道和霸道》:“汉代有一位大学者,名叫刘向,博通经术,评论历朝政治得失,有独到见解,兼晓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之学。”(2).泛指各色人物或各种行当。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俺这里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水浒传》第七一回:“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在这儿监视着,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一定能够得到大量的情报。”
国语辞典
三教指儒、佛、道三教。参见「三教」条。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参见「九流」条。三教九流指各种学术流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后亦用于指社会上各种行业或各色人物。《镜花缘.第九九回》:「细细看去,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一不有。」也作「九流三教」。三教九流[sānjiàojiǔliú]⒈三教指儒、佛、道三教。参见「三教」条。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参见「九流」条。三教九流指各种学术流派。元·王实甫后亦用于指社会上各种行业或各色人物。也作「九流三教」。引《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镜花缘·第九九回》:「细细看去,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一不有。」英语theThreeReligions(Daoism,Confucianism,Buddhism)​andNineSchools(Confucians,Daoists,Yin-Yang,Legalists,Logicians,Mohists,PoliticalStrategists,Eclectics,Agriculturists)​,fig.peoplefromalltrades(oftenderog.)​德语allemöglichenLeute法语différentessectesreligieusesetdiversesécolesacadémiques,gensdetousbords成语解释三教九流
辞典简编版
三教为儒、释、道,九流为儒家、道家、墨家、名家、纵横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农家。后用来泛指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物。 【造句】王先生交游广阔,三教九流的朋友他都有。
成语词典版
01.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02.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俺这里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03.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04.《水浒传.第六九回》:「原来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05.《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操怒曰:『汝有何能?』衡曰:『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
其他释义
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出处
宋·赵彦云《云麓漫钞》:“帝问三教九流及治朝旧事;了如目前。”
近反义词
三教九流造句
1.认识各色各样的狗和三教九流的人,会使生活更加趣闻盎然。
2.张川,一个三教九流无所不会,品竹调弦无所不通的都市白领,且看他穿越后如何笑傲修真,纵横天地。
3.那个年代得上海黑帮,都是些三教九流的人聚在一起的。
4.有一说法认为,此地离社会底层三教九流人物讨生活和捞世界的城隍庙太靠近之故,小贩、算命、番摊、求签、拐骗、行乞……秽风侵蚀,难保不染。
5.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6.地位一言九鼎,实力九牛二虎,交际三教九流,朋友遍布九州,烦恼九宵云外,快乐直达九天,机会九星连珠,祥瑞九龙归海,重阳九九大吉!
7.他这几年走遍五湖四海,交游之广,遍及三教九流
8.这可倒好,他们做小买卖认识的那些三教九流的人,没事儿就上来,上个侧所啊,洗个手啊,卖凉菜的每天还上来洗个盆什么的。
9.北宋西京地区旅游活动的参与者阶层广泛,上至皇帝,下到文人墨客、富商大贾、宗教信徒、市井百姓;群体来源众多,包括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等各种人都纷纷参与进来,在西京地区这一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自己,形成了热闹壮观的历史场景。
10.酒馆茶社聚三教九流,那里面所蕴藏的知识,上天入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呢。
三教九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